?
半島網12月13日消息 盡管頭發全白了,耳朵也有點背,但滿面紅光、思維清晰的李康健(化名)先生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位99歲的老人,更無法想象他在3天前剛剛經歷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99歲超高齡,衛生間摔到,患有墜積性肺炎、強直性脊柱炎,腎功能不全,重度骨質疏松,貧血……諸多無法控制的因素讓李康健的治療充滿了挑戰。看著術后第三天就能下地活動的父親,李女士臉上難掩激動和喜悅,拉著醫生的手不住感慨:“多虧了醫院,父親少遭罪還能再站起來。”
術后第三天,99歲老人在萬連平主任和高升燾醫生的攙扶下,借助拐杖下床活動。
超高齡老人不慎摔倒,手術治療是最佳選擇 大約10天前,李康健老人在洗手間不慎滑倒,雖然家人及時拉了他一把,但已99歲的他還是因此左股骨頸骨折了。在當地醫院拍片確診后,一家人考慮到老人年齡大了,想找一家綜合實力更強的醫院為其治療,于是一家人在11月19日慕名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
老人入院后,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主任萬連平帶領的醫療團隊對其病情進行了全面細致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老年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比手術風險更高。據李康健的主治醫生關節外科高升燾醫生介紹,老年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可能導致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髖關節功能障礙及長期臥床導致褥瘡、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發癥,而這些并發癥隨時可能導致病人死亡。股骨頸骨折最終導致死亡的發生率高達40%至50%。
對99歲的老人進行手術治療,必須有高水平整體醫療實力和多個強勢學科的聯合。而這正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的優勢所在。
因考慮到老人高齡、體質較弱、手術和麻醉風險極高,甚至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關節外科主任萬連平邀請了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內科、呼吸內科與關節外科一同會診。
萬主任總結會診結果時指出:“根據患者外傷史,查體以及X線片顯示,左股骨頸骨折診斷明確。采用臨床同側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可緩解疼痛,早期活動,預防臥床并發癥。考慮患者99歲高齡合并心、腦、肺、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結合各位專家會診意見,手術風險較大,術前應和家屬充分溝通,講明手術風險及手術并發癥。如家屬強烈要求手術,并愿意承擔手術風險,可以謹慎行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治療優勢明顯,但最終的選擇還需家屬決定。
李康健的女兒介紹說,一開始老人也怕兒女不同意給他進行手術治療,還專門找到醫生主動要求手術,并愿意承擔一切后果。其實,心疼老父親的子女們早就打定主意選擇對老人最好的治療方案。在患者及家屬強烈要求手術的前提下,關節外科邀請麻醉科一同進行了手術風險評估并制定了較周全的圍手術期治療方案。
99歲老人向醫護人員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謝
麻醉科全程保駕護航,歷經半小時完成手術 超高齡又體弱的老人,手術麻醉是關鍵。從接到關節外科的會診邀請那刻起,醫院麻醉科常務副主任李建軍親自來到患者身邊仔細詢問所有病史并進行了系統細致的查體,了解病情后他建議重點調控肺部情況,預防和監測因臥床帶來的血栓形成、墜積性肺炎以及肺栓塞等高危并發癥,同時也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