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青島市政府召開2018年市政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以下簡稱“三民”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印發了今年“三民”活動實施方案,對各項工作任務作了部署,對活動組...
市體育局:多措并舉推進全民健身 青島今年新建103處體育設施
即墨華僑社區體育公園。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 (記者 劉文超)近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對于健康體魄的追求日益增強。“圍繞群眾需求,推進全民健身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多措并舉解決“去哪兒健身”的問題是大力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落實“六個身邊”工程,構建全民健身新格局的重要抓手,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真正把群眾體育擺到整個體育事業重中之重的位置。
為深入貫徹《全民健身條例》,持續打造“足球名城”,推動“健康青島”建設,讓體育更好地惠及民生。自2015年起,青島市體育局科學統籌,合理布局,連續4年將每年新改建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至少100個納入“市辦實事”。提出5年建設600個,2020年底全市足球場地超2000片的目標。2015--2017前3年累計建成多功能運動場地353處,它們遍布城鄉市民聚居地,為島城健身愛好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健身場所。
2018年,青島市體育局為了加速“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讓體育更好地惠及民生,年度“市辦實事”項目實施打破了“撒小面”和“平均分配”,重點向周邊區市傾斜,向鄉鎮布局。實際建成103處多功能場地和體育公園(體育公園2處)。其中,市南區2處。市北區8處,李滄區5處,嶗山區6處,城陽區9處,西海岸新區19處、即墨區15處、膠州市8處、平度市12處、萊西市10處、高新區9處。目前95%的項目已經竣工并進入驗收階段,預計覆蓋人群近50萬人。
為了更好地發揮場地的社會效益,市體育局總結以往建設使用經驗,今年項目實施組織更嚴密:一是立足“普惠于民”,場地盡量建在市民身邊;二是前期規劃“自下而上有民意”,即因地制宜又兼顧群眾呼聲;三是建設使用管理銜接科學,指導各區市根據自身情況出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四是點面結合,防止顧此失彼和重復建設。
西海岸西區濱海新村籠式場地。
據介紹,該項目責任單位為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各區(市)政府。青島市體育局與各區市政府共同負責勘察和確定地場,并組織中標單位施工和質量把控。市政府統一招標采購,建成后資產劃撥給相關區市。由各區市負責管理使用和維護。財政局負責資金籌集、支付和資產劃撥等工作。今年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市體育彩票公益金安排750萬元,建成后由市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補助750萬元,其余1500萬元由相關區、市財政或體彩公益金安排。
在運動場地建設過程中,市體育局為保障器材和施工質量。一方面向各級督查人員提供了招標文件要求的詳細技術資料和招標樣品,區市全程負責施工督查,確保工程質量,同時聘請第三方專家進行全程監督,專家經授權對存在的問題予以現場指認,并限期改正,避免因返工影響工程進度。目前該項目已接近尾聲,未發現違規違紀和因工程質量造成工期延誤等問題。
以群眾體育為基礎,大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建設好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是提升全民健身設施服務水平的前提和基礎。青島經驗和示范引領作用得到國家體育總局的認可并在今年全國群眾體育現場會上作了交流和推廣。2019年,我市以籠式足球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市辦實事”建設項目也將進入收官之年,青島市體育局將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快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促進群眾體育社會化、科學化、規范化進程,加大體育內外部相關領域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世界帆船之都”、“足球名城”、“田徑之鄉”等城市品牌,不斷推進國際休閑體育和海上運動知名城市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