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從孔孟出發,當AI遇見齊風魯韻
2024-12-02 20:08
閃電新聞閱讀 (21711) 掃描到手機
何以中國,弦歌不輟。
齊風魯韻,根深源遠。山東的文化傳承源遠流長,自先秦時期齊魯文化的形成開始,到春秋時期儒家文化的興盛,這片土地積累起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齊魯大地,孔孟之鄉。不止孔孟,孫臏、王羲之、諸葛亮、顏真卿、李清照、辛棄疾……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志士在這里發光發熱,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精神遺產。
近年來,山東深耕齊魯人文沃土,弦歌不輟,賡續齊魯文化新篇章。
高水平建設尼山世界儒學中心
連續舉辦十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出版中華儒學經典著作集成《儒典》
建設“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
《齊魯文庫》14億字里,藏著齊魯千年
“山東手造”魯班鎖走上聯合國舞臺
“海岱考古”品牌持續擦亮
山東博物館總量等6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山東,正以傳承為筆,創新為墨,于歲月的錦帛之上繪就斑斕畫卷,熠熠生輝。
來源:閃電新聞
- 果然財經|九成時間當耳機,AI眼鏡是“真智能”還是“偽需求”
- 聚力推進“人工智能+”|逄曉男:錨定“AI+鋼鐵”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鋼鐵產業全工序
- 智聯萬物 AI賦未來 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
- 2027年90%業務場景實現AI賦能!青島地鐵發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動方案》
- 用AI編造網絡謠言、“開盒”網暴檢察官,10起典型案例公布
- 2025年山東網絡安全宣傳周 | 魯小安網安日記:AI技術需善用,辨偽存真護平安
- 海報|與省領導面對面,8位山東企業家談如何玩轉AI+
- AI長圖丨“亂穿衣”季節來了!到底要不要“秋凍”?
- 喜報!青島地鐵《你好,軌道交通的AI時代》品牌故事榮獲全國“十佳”
- 央媒揭AI造謠利益鏈:有MCN機構每天發數千條謠言,收入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