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殯儀館的特殊崗位:生命終點站的守護者
“每天我都在用眼睛記錄一年四季清晨六點半的殯儀館內的場景,在這里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宋燕是青島市殯儀館骨灰安放樓的工作人員,這是她在這工作的第16個年頭。她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存放逝去人們的骨灰,如有家屬前來領取、存放或者祭奠,她根據家屬提供的骨灰安放證發放鑰匙,等到骨灰送回時,在一一對號。
宋燕在骨灰安放樓檢查骨灰格
宋燕表示,干我們這行工作,幾乎天天跟骨灰打交道,每天要檢查存放骨灰盒的房間,清掃這里的衛生。青島市殯儀館目前有4個骨灰安放樓,存放了近9.8萬骨灰格位,共12名工作人員在此為群眾服務。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給殯葬事業,自己也用行動守護生者的寄托。每逢清明節、重陽節等祭掃高峰期,青島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都會6點多到崗,在日均接待掃墓量逾15600人次的工作強度下,同事們堅持每天提前到崗,因為經常有人會避開祭奠高峰提前來到殯儀館,在最后一位祭掃群眾離開后才開始整理場地。
逝者家屬走后,整理好每個骨灰格的白花
“在我們看來,殯葬工作的最大價值在于幫助生者釋懷,讓逝者安息,做好服務工作,實實在在幫群眾干點實事,最重要的是讓群眾滿意,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我們很多工作每天都在一線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好自己本職的工作,就像我們這個行業一句常說的話:我們不是在處理死亡,而是在見證生命以另一種形態綻放,做好他們終點站的守護者。宋燕說道。”
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對骨灰格
準備幫逝者家屬取出骨灰盒
清掃存放骨灰格的大廳
幫助來掃墓的群眾,取放骨灰盒的鑰匙和證件
宋燕與同事在工作中
宋燕與掃墓的家屬溝通,存放好骨灰盒
清明節期間,經常有掃墓的群眾遺漏照片。
每個鑰匙都有編號,仔細存放和對接
清明節假期,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掃墓群眾到來
對接骨灰安放證和鑰匙
骨灰盒取走后,宋燕要第一時間清理骨灰格里面的衛生
整理好骨灰格外面的銘牌
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市民祭奠親人使用的房間
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市民祭奠親人使用的房間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
- 聯合國提交最新預算報告,擬削減15%開支和近2900個崗位
- 半島V視|山東路停車2元一小時!記者實地探訪新開停車場
- 嵐山區嵐山頭街道公開招聘城鎮公益性崗位人員
- 農行日照嵐山支行營業部:農行員工化身“臨時守護者“, 暖心相助帶娃媽媽
- 半島V視|舌尖上的“旅行”!半島小編探訪美食嘉年華,吃喝嗨玩一站式體驗
- 漁民、家鄉帶貨人:開海日是大喜日,記者現場探訪瑯琊港碼頭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山東|探訪黃河灘區新社區,共繪安居富民新圖景
- 嵐山7路公交、11路公交暫停運行部分站點及終點站調整
- 青島故事 · 發現即墨之美丨當紅娘,幫孤寡,護環境,解糾紛,文明鄉村守護者“信大嫂”
- 100%綠能替代!探訪青島全球首個超階“零碳大樓”:未來之城的“綠色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