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育藍莓苗2000萬株,“青島產”在全國市場占比超三成
從動輒一斤上百元到如今二三十元就能買到,國產藍莓越來越親民。作為最早種植藍莓的城市之一,青島培育的藍莓苗每年超過2000萬株,占全國市場的三成以上。同時,種植戶們也將盆栽推廣到甘肅等地,讓國產藍莓在高原地區開花結果。
組培室育苗,可年產2000萬株
“前期的種苗都是在實驗室里培養。”4月16日,記者來到青島優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2006年開始,他們就進行藍莓種苗的繁育,也有著青島最大的育苗基地。
“藍莓苗通過無性擴繁,扦插到組培瓶。”工作人員李經理介紹說,在實驗室生長2~3個月的時間,他們會移栽到溫室大棚里,最后再移栽到缽苗階段,整個培育周期大概1年。
作為最早培育種苗的基地,他們選育的藍莓苗品質高、穩定性強、抗病性強,成為全國最主要的藍莓種苗供應商之一。
“目前,我們最多可年產藍莓種苗2000萬株,供應全國各地。”李經理介紹說,在全國市場占比超三成。除了外銷,他們還有自己的種植基地,也在不斷研發新品種。
科技小院助力,藍莓在西北高原落地
同時,當地種植戶還和大連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聯合成立了藍莓科技小院。“我們就是進行品種和技術的試驗。”青島智慧種業經理安周鵬說,他們從2023年開始,一次性引入了15個藍莓品種,還有8項盆栽技術。
安周鵬說,2019年盆栽技術開始陸續推廣,這兩年的規模越來越大。此前,藍莓種植對土壤要求比較高,很多地區改良成本比較大,造成規模一直比較小。盆栽技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少以前種植葡萄、蔬菜的大棚,紛紛轉行種藍莓。
“傳統種植三年才能結果,盆栽技術只需要一年。”安周鵬說,一般每年三四月份購入小苗,第二年這個時候就可以收獲。一般情況下,一棵樹苗能收獲2斤左右,到了豐果期能收獲四五斤。一畝地的大棚,可以種植七八百棵。盆栽的好處是上市時間早,價格也相對較高,能賣到50元以上,當年就能收回成本。
不僅如此,他們還引入藍莓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和自動控溫系統。大棚內始終保持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能達到最高的品質。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通過藍莓科技小院的助力,青島藍莓也作為扶貧項目種上了西北高原,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增收。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 新進展!我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超30%
- 生態環境部:“十四五”期間淘汰高排放車輛近2000萬輛
- 開海首日看日照:竹寄祝福,日照近2000艘漁船起航
- 揚帆起航,奔向豐收!開漁首日,威海2000余艘漁船集中出海作業,記者直擊我國北方最大漁港開海盛況
- “賬本”陸續亮相,有理財公司規模縮水超2000億元
- C羅女友喬治娜曬戒指同意其求婚,二人相戀9年育有2女,C羅曾說1000%會娶她
- 首批3萬株人工培育胡楊苗移栽塔克拉瑪干沙漠,其余10多萬株將陸續分階段進行移栽
- 青島持續優化拓展“青融通”平臺功能 助企融資突破2000億元
- 半島V視|“特色農品”趕場啤酒節!海青茶+黃島藍莓,酷爽一整夏
- 烏克蘭首次折損“幻影-2000”戰機,“非俄方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