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日照茶韻中的“金花”文化 2025第七屆中國(日照)散文季走進日照圣谷山茶場采風
半島網(wǎng)5月18日訊(記者 張永平)5月17日,2025第七屆中國(日照)散文季正式啟動。當日中午,在市文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孟云和駱道營的陪同下,采風團走進日照圣谷山茶場,開啟了一場深度的茶文化采風創(chuàng)作之旅。
此次參與采風的嘉賓陣容強大,其中包括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協(xié)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執(zhí)行主任張清華,魯迅文學院原副院長、中國散文學會原副會長王彬等50位知名作家與學者。嵐山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志明,區(qū)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蘇循雷,區(qū)文聯(lián)主席王照玉陪同采風。
參觀非遺工坊:領略手工炒茶的匠心傳承
踏入非遺工坊,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一位有著40年豐富炒茶經(jīng)驗的師傅,正守在熱氣騰騰的鐵鍋前,熟練地手工炒制著日照綠茶。殺青、揉捻、烘干,一系列復雜的工序竟能在同一口鐵鍋中連貫完成,令嘉賓們驚嘆不已。
嘉賓們紛紛圍攏在鐵鍋旁,近距離觀察炒茶師傅的操作,不少嘉賓還按捺不住親自上手體驗。“好燙!”簡單的一聲驚呼,卻道盡了手工炒茶的不易。看似輕松的翻炒動作,其中的技巧實則難以掌握。通過親身體驗,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手工炒茶的獨特魅力與高難度。
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來,日照曾家家戶戶以鐵鍋炒茶。隨著炒茶設備和技藝的不斷發(fā)展,手工炒茶逐漸被高科技設備所替代。然而,這種傳統(tǒng)制茶方式保留了茶葉原始的香氣和口感,堪稱日照茶文化的瑰寶。日照圣谷山茶場作為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藝省級非遺的保護單位,將這一珍貴技藝完整地保留并傳承了下來。
參觀1966茶展覽館:追溯茶葉的發(fā)展脈絡
離開非遺工坊,嘉賓們來到了1966茶展覽館。這座展覽館宛如一部生動的茶百科全書,全方位展示著中國茶的發(fā)展歷史、世界茶文化的發(fā)展特點、日照茶葉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企業(yè)的成長故事。
步入館內(nèi),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古老的制茶工具和一只只精美的瓷器,讓人深切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世界茶新文化的發(fā)展概況。
通過參觀,嘉賓們對日照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也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茶空間座談:共話文學與茶文化的交融之美
參觀結束后,嘉賓們齊聚圣谷山1966茶空間,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茶香四溢中,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此次采風的感受和創(chuàng)作靈感。
“不能只喝一種茶,要喝多種茶”“這種茶喝起來就感覺很純凈”,與會嘉賓對圣谷山東夷金花白茶給予了高度評價。“國茶人物?制茶大師”、日照圣谷山茶場董事長高建華向嘉賓們介紹了日照茶的發(fā)展歷史,以及東夷金花白茶富含金花的特色。他說,“冠突散囊菌是一種對人體十分有益的霸王菌,適合的群體非常廣泛,年輕人、老年人都很喜歡”。
嘉賓們一致認為,文學與茶文化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日照除了有魅力無盡的海洋資源,也有著豐富的茶產(chǎn)品和茶文化。通過此次采風活動,他們將用手中的筆,把日照茶的故事和文化傳遞給更多人,讓更多人了解日照茶、愛上日照茶。
- 捷報|青島銀行榮獲2025年“泰山杯”山東省網(wǎng)絡安全職業(yè)技能競賽數(shù)據(jù)安全賽道團體個人雙第一
- 奧運冠軍同場競技!2025年全國花樣游泳冠軍賽在青島開賽
- 濰坊市公交集團啟動2025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 智慧賦能助力低碳出行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
- 智聯(lián)萬物 AI賦未來 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
- 溫州銀行2025年累計罰款超300萬 一員工被終身禁業(yè)
- 日照交警發(fā)布關于“9.23”海上火箭發(fā)射任務期間 實施臨時交通管控措施的通告
- 9月25日!日照人社政府開放月!
- 科技賦能 開放共融|2025·青島創(chuàng)投風投大會將于9月26日舉辦
- 半島V視|20個展位推“好品”,有優(yōu)惠!2025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暨李滄商圈農(nóng)特產(chǎn)展銷會來了
- 陽光財險青島分公司平度營銷服務部 積極參與“2025年金融宣傳周”活動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