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的糾紛③丨要打賞賺流量主播擦邊手法多,為避免麻煩培訓時也被明確告知紅線
“人人皆主播”的當下,直播平臺和短視頻亂象也屢屢觸動整個社會的神經,在相關部門和平臺嚴查猛打之下,一些不良公會和主播尋找規避監管的方式,“擦邊”成為不良公會和主播賺取流量攫取金錢的手段。近日,記者采訪多名主播行業的從業者,聽他們講述主播擦邊的多種手段,對其中套路進行盤點,為網友擦亮眼睛。
培訓時被告知要放得開
28歲的黎暖和某MCN機構簽約,成為一名網絡主播。“簽約之前,我自己也嘗試過直播、發短視頻,但是沒有什么經驗,一直也沒有掌握流量密碼。”黎暖告訴記者,簽約后在機構委托的專業培訓人員的培訓下,她“大開眼界”。
黎暖長相俊秀,從小有舞蹈基礎的她被培訓師建議做一名舞蹈主播。“培訓時,培訓師明確告訴我說,要想有流量就要放開一些,他們給我推薦的服裝也都是那種大尺度的,緊身裝、朦朧裝、總之是我平時接受不了的。”黎暖說,她被告知,只有這樣才能有流量,才能有人愿意打賞。
雖然心里有些介意,但是她從心底里也想有更多人關注,也想有更多的粉絲,因此她便接受了指導。“除了穿著之外,他們還教我一些擦邊的話術,總之就是要跟粉絲保持很親密的感覺,吊足胃口之后給一點點小滿足之類的。”就這樣,經過初步的培訓之后,黎暖就開播了。
“經過幾條短視頻的預熱后,我就開播了,培訓后的第一次直播明顯比我自己之前的直播熱度高,觀看人數從個位數,迅速破百,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黎暖說,后面的直播觀看的人數越來越多,一場直播最高峰時觀看人數有近千人,指導人員在結束直播對我進行培訓復盤時還一個勁地讓我尺度再大一些。“這個時候我心里其實是有些害怕的,但是面對眾多打賞,我還抱有僥幸心理。”
最終,黎暖被身邊的親朋好友認出來了。“后來,我父母知道了這件事,他們非常氣憤,嚴禁我直播,再后來公司催我直播,說我不直播就違約了,需要賠償違約金。”黎暖說,迫于父母的壓力,現在自己不再直播,因為違約,自己已經被MCN機構起訴,目前正在訴訟的過程中。“他們跟我要30萬元的違約金,律師說,積極應訴應該不會賠這么多。”
擦邊有禁區,不允許線下接受粉絲轉賬
直播期間各種擦邊話術、穿著、動作誘導粉絲打賞,但若是接受粉絲的私下轉賬則是不被允許的。“我們培訓的時候,這個紅線被頻繁地強調,對我們這種聊天主播或者舞蹈主播來說,私下接受轉賬是絕對的禁區。”主播夏藝告訴記者,培訓的時候相關的老師也會給主播普及相應的法律知識。
“線上打賞,錢是安全的,若是線下接受打賞或是與粉絲走得太近,一旦主播與粉絲關系破裂,那么轉賬的錢很可能是會被要求返還的。”黎暖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遇到的同樣的要求,“一些MCN機構有自己的法務,他們會做研究,會根據之前的訴訟和法院的判決進行學習和培訓。”
“私下聊天的時候,培訓老師也給我們舉過例子,比如某位主播的榜一大哥打賞幾十萬之后想和主播進一步發展關系,私下見面后轉賬,事情被家里人得知后起訴要求退錢,結果私下轉賬的被判退回,而直播打賞的卻沒有被判退回。”夏藝說,“培訓老師會提醒我們,即使粉絲提出私下轉賬,我們也應該讓他通過打賞的方式在平臺上進行。”
真真假假“擦邊”手法多
黎暖說,培訓時她了解到,這種舞蹈表演的低俗擦邊,只是擦邊方式中的一種,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擦邊還有各種套路。
“MCN機構里會有專業的團隊編寫劇本,拍攝劇本,常見的比如苦情戲賣慘帶貨、家庭倫理矛盾制造、虛構社會矛盾等,目的都是沖著流量去的。”黎暖告訴記者,機構明知這些劇本會引發社會的不適甚至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但為了博流量,鋌而走險已成常態。
記者注意到,為了流量編造劇本發布視頻的情況頻繁被曝光。近日,一條“女子因偷竊兩根小米辣被拘”的短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視頻畫面中,兩名女子坐在停靠在派出所門口的車上,其中一人面對鏡頭聲稱“因偷了兩根小米辣被拘留”,相關內容引發網友關注。山西大同警方介入后,確認是相關人員為了獲取流量自編自導的網絡謠言,相關人員受到處罰。
“甚至有的主播通過懟人、開盒掛人這種更加極端、更加激烈的方式引起網友的關注、獲取流量,他們會在社會熱點出現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地帶節奏,傳播假消息,他們不負責核實消息的真假,只管開罵,他們懟天懟地懟空氣,在他們眼中,只要有流量就是變現的法寶。”業內人士王遠告訴記者,甚至還有主播惡意曲解相關政策,引發對立情緒。(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黎暖、夏藝、王遠均為化名)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