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警方火速止付凍結,成功攔截網絡交友類詐騙11萬元
近日,北京通州警方快速反應,與詐騙分子“賽跑”,成功攔截11萬元被騙資金,為事主挽回了損失。
今年5月,趙女士在一款英語學習的軟件上認識了一名男子,該男子自稱是美國商人,從事鉆石生意。出于想要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趙女士和該男子互加了微信。經過一個多月的頻繁交流,趙女士逐漸與男子熟絡起來。6月13日,該男子聲稱因為自己正乘船行駛在海上,導致網絡信號差,無法給第三方轉賬。于是把自己的賬戶信息、密碼給了趙女士,請趙女士登錄上網址幫忙給第三方轉錢。起初趙女士是拒絕的,認為自己與對方僅僅是網友,知曉對方的賬戶及密碼信息不太合適,自己不宜幫這個忙。但是在該男子的持續勸說下,趙女士最終同意了。她打開了男子發來的網址鏈接,從該男子的“賬戶”中給第三方轉了錢,同時看到了男子的賬戶信息,發現余額中存有大量資金,從而對該男子的財產狀況產生了信任。
趙女士與“美國商人”的對話。圖源:通州公安
6月16日,該男子提出因為自己常年奔波各地,賬戶因經常性變動轉賬地點被限制,無法登錄,而此時正有一筆買賣急需匯款。于是男子希望趙女士能先代替自己付錢給第三方,自己隨后就將錢款歸還趙女士。考慮到前幾天看到了男子充足的賬戶余額,于是趙女士放下了戒心,按照男子的要求,轉賬11萬元到一指定銀行賬戶。轉賬后,趙女士越想越不對勁,于是選擇了報警。
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為了最大限度保護事主財產,通州公安分局北苑派出所民警立即采取行動,根據趙女士提供的銀行賬戶信息啟動緊急止付工作,以高效聯動的處置快速阻斷了11萬元資金的轉出,成功幫助趙女士挽回了損失。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示廣大群眾在網絡交友過程中要保持理性態度,切勿輕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或誘惑性信息。一是警惕“代管賬戶”話術,凡以網絡信號差、人在國外等理由要求代管銀行或投資賬戶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二是認清“虛假余額”陷阱,詐騙分子可偽造任何金額的賬戶頁面,切勿被“高額余額”蒙蔽雙眼。三是嚴守轉賬底線,絕不用自己的賬戶幫助陌生網友向第三方轉賬。四是留存證據、及時報警,發現被騙立即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