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可以膨脹幾十倍!10月齡女嬰誤食“水寶寶”引發腸梗阻,青大附院小兒外科團隊助其脫困
半島網7月14日訊 (記者 張家瑞) 近日,山東青島一名10月齡女嬰誤吞玩具“水寶寶”導致嚴重腸梗阻,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團隊及時手術救治,成功取出異物并康復出院。
據了解,該患兒因持續嘔吐、腹脹、無法排氣伴發燒兩天送醫就診,值班醫生結合其癥狀初步懷疑為腸胃炎,立即為其安排進一步檢查。腹部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患兒腸道存在明顯梗阻,隨即被轉至小兒外科進行救治。經過一天的保守治療,患兒的癥狀不僅沒有緩解,嘔吐、腹脹病情還在持續加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醫生于侖敏銳察覺到情況的復雜性,立刻組織小兒外科團隊迅速為患兒實施手術。
手術中,于侖醫生發現導致腸梗阻的“元兇”竟是一顆直徑為3公分的“水寶寶”玩具。原本直徑不足幾毫米的小顆粒,在進入女嬰腸道后吸收水分不斷膨脹,導致大部分腸管呈擴張狀態,最終完全堵塞腸管,造成腸梗阻。經過手術,已成功將異物取出,目前患兒已脫離危險,康復出院。“和患兒父母術后溝通才知道,‘水寶寶’是患兒姐姐的玩具,不知道什么時候被其吞食。”于侖回憶道。
“‘水寶寶’在常規影像檢查中不易顯影,包括超聲都看不出來,且家屬未能提供誤吞信息,診斷起來其實不是特別好診斷。”于侖表示。這類玩具對嬰幼兒存在極高的安全隱患,它的主要成分是吸水性樹脂,遇水后能膨脹到原體積的數倍甚至數十倍。而嬰幼兒的腸管本就纖細,一旦誤食,會在腸道內吸水膨脹,從而引發腸梗阻。更需要警惕的是,“水寶寶”外觀晶瑩剔透,像果凍又像糖果,這種“偽裝”很容易讓年幼的孩子誤認成可以吃的糖果,從而增加誤食風險。
于侖提醒廣大家長,在選購兒童玩具時,務必避開“水寶寶”、磁力珠這類存在安全風險的產品,尤其要將此類物品放置在嬰幼兒無法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看護,避免孩子將細小物品放入口中。腸梗阻是比較常見的小兒外科急癥,當孩子出現持續性嘔吐、腹脹、腹痛、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時,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切勿延誤病情。
- 青大附院援疆專家劉尚龍:傾情奉獻造福邊疆群眾
- 臺風“米娜”在廣東汕尾登陸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 10月起,境內航線旅客運輸服務將告別紙質行程單
- 女子突發癲癇倒地 即墨區環秀街道工作人員與社區合力助其平安回家
- 火車票紙質憑證停售引發關注后,10月起境內航線也將告別紙質行程單
- 齊齊探醫︱早期干預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青大附院舉辦阿爾茨海默病宣傳日義診活動,以“早防早治”守護認知健康
- 用AI編造網絡謠言、“開盒”網暴檢察官,10起典型案例公布
- 青島故事|一棵能長17米!單棚日產10噸!智慧溫室里的“櫻桃紅”帶富這個村
- 拒賠被罰 中國人壽財險一支公司被罰10萬元
- 3年150萬人次以上!山東10項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