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啤酒節|半年時間多種方案,才將第一桶酒“變”出來!導演王功講述第一桶酒“魔術”背后
7月18日晚,為期30天的啤酒狂歡盛宴在最激動人心的“第一桶酒”開啟環節中拉開帷幕。在當晚的開幕式上,裝滿青島啤酒的第一桶酒在大家的注視中登場,由網幕屏與裸眼3D技術精心構筑的虛擬酒桶徐徐落下,隨著激昂的音樂奏響,在光影流轉中化作閃耀全場的真實啤酒桶。虛擬與現實交織、科技與藝術結合,猶如上演了一場大型舞臺魔術秀。
近日,記者采訪了啤酒節開幕式導演王功,揭秘了備受矚目的第一桶酒究竟是如何從虛擬的光景變成真實的酒桶的。
動用了有史以來最復雜的技術手段
20日下午,當記者見到王功時,他正在中心舞臺的場地內為晚上的演出做著準備。
談起本屆啤酒節第一桶啤酒環節的設計,王功說呈現出來的效果自己很滿意。這也是歷屆啤酒節以來第一桶啤酒的呈現用的技術最復雜的一次,調用的手段也是最多的。“一共用了4層的移動的機械效果,然后多媒體系統,再加上焰火等這一系列的東西,其實難度是非常大的。”
“每屆啤酒節,我們肯定都要運用一些比較新的視覺手段,給大家呈現一個很新奇、視覺上很有震撼力的效果。開酒其實每次都是市長拿著開酒錘去開酒,這個沒有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主要變化是在第一桶啤酒的呈現上,可以說每年都在推陳出新。”今年,王功和團隊就考慮在以往的多媒體和舞美機械配合的基礎上再深化,現場突然出現啤酒桶,甚至說觀眾看完演出可能都想不明白啤酒桶是如何出現的,用類似于魔術的方式給本屆啤酒節增添了很多不一樣的驚喜。
據王功介紹,這次是動用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機械和工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一些手段綜合來運用的。做了一個多層的視覺效果,利用視覺的遮蔽和視覺差,讓一個真實的啤酒桶突然出現在觀眾面前。
“我們盡量想做到,兩三年甚至多少年以后,觀眾可能還會記得這個事,還會拿出來談論。如果能做到這個程度,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用了整整半年時間,出了多種方案
對于這個項目的難點,王功告訴記者,就單個技術來說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難點是在于多個技術的組合,排演的難度更大。“就像是一個人唱歌,就比較簡單,但是你要一群人合唱可能難度就很大。但這次不僅需要多種技術配合,而且要無縫銜接,從整個技術組織上來說難度非常大。”
從前期策劃,到最原始的想法,到最后完美地呈現,王功團隊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中間出了多種方案,每一個方案都要進行技術論證、測算成本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選擇了現在這個方案。
天氣也是一大挑戰,刮風下雨等天氣因素都要考慮進去,畢竟開幕式當天是刮風還是下雨,誰也不知道。“如果開幕當天,天氣變化強烈的話,有可能會做一些臨時的應急調整。但這次看到的是百分百的效果,完全沒有受任何其他因素影響。”王功團隊也提前設計了幾種備用方案,幸運的是當晚天氣很好,按照最初的計劃呈現出了理想的效果。
啤酒桶呈現了太多的技術方面,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心,但是王功不想透露太多細節,“還是希望大家能以后一直在猜這個是怎么出來的。”
做了20多屆啤酒節開幕式
每年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是比較難的一件事,王功團隊已經做了20多屆啤酒節開幕式了。“其實對我們來說難度也很大,在有限的預算下每年要呈現出更好的效果,其實是很大的一個挑戰。所以其實我們現在更多地想的是以后還能如何去做,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更大的挑戰。”
王功導演透露,今年他一直考慮能不能在開幕式中更多地體現科技的元素。舞臺的技術呈現,雖然它的技術含量也很高,但是畢竟它是一個藝術化的呈現,而他希望有一個更直接的科技呈現,最后就有了機器人給市長遞開酒錘的環節。為此王功團隊找了多家機器人公司,進行技術論證,最后選定的是“天工行者”這款機器人。
說起這款機器人,也是機器人中的“名人”了,就是之前在北京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獲得冠軍的機器人。“我們選擇這款機器人,就是因為它的穩定性最強。”
“對于我們來說,只能說是在現有的舞臺技術情況下,盡量可能地去組合更好的效果。這主要是靠著技術,以及一些巧的編排和設計。”王功說。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春燕)
- 半島V視|喜劇集結:相聲名家揭秘神奇小道具,原來大有乾坤還能角色扮演
- 中國團隊解鎖世紀難題!全球首次揭秘單個體細胞“變”完整植株
- 黃渤、黃曉明、黃子韜、范丞丞喊你來!第二屆里院喜劇節亮點提前揭秘
- 空中護旗梯隊如何實現“米秒不差、整齊劃一”?飛行員為你揭秘
- 《生萬物》憑啥成為現象級之作?導演劉家成揭秘創作幕后:山東大地才是沉默卻偉大的主角
- 什么是零日漏洞?如何防范它帶來的危害?一文揭秘
- 四十桶鮮啤五百斤小食免費享!這場鄰里千人啤酒節情燃夏夜
- 月球“晚年”為何還有火山噴發?嫦娥六號樣品最新研究揭秘
- 720小時的“藍色守護”——青島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圓滿完成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執法服務保障
- 30天護航啤酒節!青島地鐵為提振消費提供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