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足球百年史話?|到李村大集批發球鞋!澳柯瑪女足往事,花期雖短意義非凡
百年足球,青島榮耀!在青島足球的燦爛星河中,澳柯瑪女足是一朵繞不開的鏗鏘玫瑰,雖然她存續時間很短,但卻為青島女足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8年
澳柯瑪女足的前身,是嶗山四中(現為青島財經職業學校)女子足球隊。今年65歲,仍在學校發揮余熱擔任足球教練的王勇,是這支球隊的創建者和主教練。現任李滄區少體校足球教練的黃巖,則是這支球隊的一員。上世紀80年代,王勇從山東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嶗山四中,成為體育老師和女足教練,并率隊兩次在全國比賽中奪冠。1990年,為了擴大生源,提高水平,王勇到13個鄉鎮學校去選人。這是個艱苦的過程。王勇回憶,當時因為觀念以及害怕孩子受傷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去練女足,于是自己坐著公交車挨家挨戶去做工作,并且打著包票說:“踢斷腿了,算我的!”
早期嶗山四中女足
家住當時嶗山縣李村鎮南莊村,在李村小學讀六年級的黃巖,幸運入選。受父親影響,黃巖從小喜歡田徑。黃巖回憶,當時主要是跟著父親跑步打下了不錯的身體基礎,從南莊跑到河西再跑回南莊,自己的速度和耐力都練得不錯。后來,農業戶口出身的黃巖,幸運升到嶗山四中,成為女足隊員。15名隊友分別來自李村、上馬、流亭、棘洪灘、北宅等地。為了方便離家遠的孩子住宿,學校還專門騰出了兩個房間。當時訓練條件很苦,沙土場地上,還有石塊,經常擦傷。另外,球鞋等訓練裝備也很緊缺。黃巖回憶,當時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為了省錢,大家都到李村大集批發那種橡膠球鞋。
參加各類比賽
1992年夏天的一天,球隊訓練時,學校來了一位又高又帥的助理教練,他就是嶗山一中(現青島58中)體育老師,現任青島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青島市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的田衛國。此后,田衛國和領隊王秉釗一起,一邊協助帶隊,一邊坐公交車外出拉贊助。1993年冬訓時,球隊獲得了一個重要贊助——嶗山啤酒。1992年,嶗山四中隊首次奪得市長杯冠軍,此后,她們連續衛冕,并在1995年代表青島隊獲得了全國青年錦標賽冠軍。1997年1月,以這支球隊為基礎組建的青島澳柯瑪女足正式成立,大本營設在虎山基地。這是全省首支半職業女足球隊。1994年12月,司職前衛的黃巖和5名隊友入選了山東女足。1997年在昆明海埂冬訓時,澳柯瑪和山東女足切磋過,水平不相上下。后來,王勇率隊獲得全國青年聯賽季軍。1999年,田衛國成為青島澳柯瑪女足主教練,球隊補充了江帥、衣妮妮等年輕球員。他率隊獲得全國青年錦標賽亞軍。
1992年參賽
后來,由于女足聯賽體系不完善,多名主力離隊,以及資金緊張等原因,澳柯瑪女足未能繼續發展壯大,并在2005年后,逐漸告別了綠茵舞臺。盡管如此,在青島足球的百年風雨歷程中,澳柯瑪女足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她為青島女足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7年澳柯瑪女足成立
王勇談到澳柯瑪女足時依然十分感慨:“那個時候想想,這支隊伍挺可惜的,但我們為青島女足的發展探索出了一些經驗,希望以后的青島女足事業能發展得更好。”
外出比賽
就在7月26日,2025年“全民健身日”青島城市女子足球聯賽開幕式在青島濱海活力運動中心瑞濱路場地舉行,這是青島市首個城市業余女子足球競賽平臺成功建立,是完善競賽體系、夯實女足根基、服務國家足球改革與全民健身戰略的務實行動。黃巖作為原澳柯瑪女足的代表還參加了開賽儀式,她對現在女足隊員的賽事體系越來越完善感到羨慕的同時,也預祝青島女足事業蓬勃發展的嶄新征程,為中國女足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早期青島女足
證書
記者與王勇合影
記者與黃巖合影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志波 潘立超 褚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