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青島故事|教“一老一小”唱京劇,退休“美姐”登上更大“戲臺”

2025-07-29 19:00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23213) 掃描到手機

原標題:青島故事|教“一老一小”唱京劇,退休“美姐”登上更上大“戲臺”

最近,隨著陳佩斯導演的暑期檔電影《戲臺》在各大院線火爆上映,傳統戲曲也再次走到聚光燈下。鮮為人知的是,在青島,有一位老戲曲人在改行20多年后重返“戲臺”,先后被三所老年大學聘為授課教師。就在這個暑期,她還專程前往中國戲曲學院接受了為期十天的專業(yè)培訓,只為在9月開學后給學員們帶來更多驚喜。她就是剛剛退休的李莉——一位在戲曲藝苑中醉心耕耘,傳播“京腔京韻”之美的“明星老師”。

李莉參加國戲研修班培訓并獲得結業(yè)證書。

國戲研修班來了位“青島美姐”

“非常累,但很值得!”7月25日,剛剛返回青島的李莉談起自己的北京之行仍難掩興奮。此前,她在中國戲曲學院戲曲教師研修班接受了為期十天的專業(yè)培訓,課程涵蓋戲曲衣箱規(guī)制、戲曲身段教學、名家專題講座等12項內容。這十天,她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白天在學校上課練功,晚上到長安大戲院聽戲,累并快樂著。”李莉說。

李莉在中國戲曲學院。受訪者供圖

談及此次學習經歷,61歲的李莉直言收獲良多。比如,在“傳統戲曲衣箱規(guī)制”課程中,她看到了中華戲曲幾千年來的歷史畫卷,以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寶貴之處。“‘五箱一桌’及其相關知識,我過去知之甚少。原來,后臺是舞臺表現的‘心臟’,無數精美動人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從衣箱中走來,是何等的嚴格、細致、精妙。”

此次短期培訓,班上的十余位學員來自全國多地,從事的職業(yè)也各不相同,既有中小學教師,也有地方戲曲傳承人。在他們當中,李莉的年紀最大,也是唯一的退休人員。不過,李莉坦言,這段短暫的校園學習經歷讓她刻骨銘心。“仿佛穿越到少年時期,又回到了那個求學的時代。”

李莉是一位戲曲科班生,曾接受長達七年的專業(yè)訓練。1984年,她從山東省戲曲學校畢業(yè)后,曾留校工作兩年。后來,她先后進入山東省京劇院和青島市京劇院工作。2000年,她進入媒體工作,長期從事文化新聞報道,直至2024年退休。

李莉在國戲研修班學習期間留影。受訪者供圖

雖然離開了鐘愛的戲臺,但用李莉自己的話說,“一直沒離開文化圈。”平日里,李莉依然保持著京劇的熱愛,在家勤學苦練“唱、念、做、打”。尤其在戲曲表演方面,扮演青衣和花旦一直是她的拿手好戲,被不少票友稱為“青島美姐”。

也正是憑借扎實的藝術功底,李莉于2022年受聘擔任李滄區(qū)老年大學京劇班教師。當時,一共有40多名學員選報她的課,年紀最大的學員已七十多歲。2024年,隨著首批學員畢業(yè),李莉被續(xù)聘擔任新一期京劇班教師。今年以來,她又陸續(xù)接到了另外兩所老年大學的授課邀請。

“為了提升自己,同時也為了在新學期給學員們帶來更多驚喜,這個暑假,我選擇到國戲進修。”李莉解釋道。

京劇票友躋身社區(qū)舞臺“名角”

“我們首期班有很多同學是零基礎,自從跟著李莉老師學習后,大家都成了京劇票友。”7月28日,目前仍在李滄區(qū)老年大學京劇班學習的孫女士講述了自己從“小白”到“戲迷”的轉變。

李莉擅長扮演青衣和花旦。受訪者供圖

57歲的孫女士介紹,她以前大大咧咧,做事風風火火,原本對“咿咿呀呀”的京劇并不是太感興趣。由于母親是一位資深票友,老人希望她報個京劇班,以后也跟著唱一唱。“當時,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報了李老師的班。誰知,一下子就迷上了。”

“第一節(jié)課,李老師給我們講的是《梨花頌》。當她在課堂上示范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眼淚都快出來了,那唱腔實在是太優(yōu)美了……”時隔多年,孫女士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場景。

孫女士回憶,李莉老師和學員亦師亦友,她會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因材施教,從字頭、字腹、字尾等發(fā)聲開始,不厭其煩地教大家練基本功。在她的指導下,班上的很多學員漸漸成了票友,有的還加經常到社區(qū)參加京劇演出,甚至成了“紅人”。“現在有些老學員已開始學習京二胡、阮等樂器。”

李莉在李滄區(qū)老年大學京劇班講課。受訪者供圖

李莉不僅教京劇,還從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對學員進行言傳身教。“她多次對我們說,不要覺得自己是退休老太太,而要把自己當成‘貴妃’。”孫女士說,李莉老師非常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在耳濡目染之下,大家也變得更加自信了,很多人的眼里有了光。

“前幾天,我剛剛參加了一場戲曲演出。”61歲的郭女士說,李莉是自己的第二位京劇老師,也是藝術領路人。上課期間,李莉對大家口傳心授,一句一句地教,讓每個人都獲益匪淺。在跟班學習的第二年,孫女士就進了社區(qū)的京劇團,并擔任重要角色,每年參加多場公開演出。另外,她還順利通過了京劇表演六級考試。

郭女士還告訴記者,在首期“李莉班”中,像她一樣長年活躍在社區(qū)舞臺的學員共有近10人。

深耕“一老一小”傳播戲曲文化

多年來,李莉始終以傳承國粹為己任,活躍在戲曲教育與文化傳播的第一線。在李滄區(qū)老年大學,她開設《京劇藝術普及》課程,將自己的專業(yè)舞臺表演經驗和科學教學方法深度結合,受到學員們的喜愛。她的課作為青島市老年大學的精品課程,被報送山東省第三屆老年大學精品課程推廣與觀摩活動,成功入選示范樣板課并獲獎。

李莉的京劇課受到青島四中孩子們的歡迎。受訪者供圖

國家四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以來,作為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和青島市戲劇家協會資深會員,李莉積極響應號召,深入十多所中小學開展京劇藝術教學與輔導。在青島四中,李莉受邀為同學們講解“生旦凈末丑”,并現場演唱《霸王別姬》等選段,還親身示范京劇的身段、身法,讓孩子們直呼過癮。在西海岸新區(qū)一所小學,李莉邊介紹戲曲文化,邊表演經典曲目。活動結束時,孩子們紛紛圍上來索要簽名,把李莉當成了“明星老師”。“那一刻,我深感京劇進校園太有必要了!”她說。

李莉還一次次帶領志愿者們走進社區(qū),讓市民在家門口欣賞原汁原味的京劇演出。今年5月,在西海岸新區(qū)梁祝村,李莉一行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場“戲曲盛宴”。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祝文化在西海岸新區(qū)乃至青島已傳唱數百年。此次活動,李莉等藝術家用京劇專場演出實現了經典戲曲與當地傳說的完美融合。據了解,近年來,李莉組織參加的公益活動近百場次。

李莉組織藝術家走進西海岸新區(qū)梁祝村表演京劇。受訪者供圖

除了線下活動,李莉還開設了《京劇藝術鑒賞》網絡課程,目前已更新至第20期。記者點擊視頻看到,李莉通過理論講解和表演示范,讓看似“高冷”的京劇藝術變得更接地氣。“目前,這些視頻作品中,多條播放量很高,吸引了不少線上專業(yè)觀眾。”李莉說。

“藝術傳承不是因循守舊,而是要歷久彌新。”如今,這位退休“青島美姐”,正以“一老一小”為支點,用專業(yè)與熱忱搭建傳統戲曲與現代生活的橋梁。正如她所言:“每個索要簽名的孩子,都是戲曲文化傳承的火種;每位駐足觀看的老人,都是戲曲藝術生命的見證。”

半島全媒體記者 鄭成海 朱佳鑫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