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沖刺飛奔,海上漂移過彎,經過連續半個多小時的高速追逐,一漁民在膠州灣偷捕螃蟹被當場查扣……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黃島工作站的執法人員,經過連續多日蹲守,成功破獲一起海上偷捕案件。而這驚險的一幕,只是他們在休漁期四個月時間里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區三個工作站共破獲涉漁類案件50余起,漁獲物3570公斤,均已上繳國庫。臨近開海,記者走進漁政執法人員的工作站,探訪他們跟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日常。
海上高速追擊半個多小時 偷捕螃蟹的漁民破防了
“你們也太能追了,我實在跑不動了。”8月5日晚上9時許,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黃島工作站站長張珂跟同事在膠州灣海域蹲守。經過連續多日的工作,終于鎖定了一名偷捕的人員。
“我們關著燈蹲守,發現對方的時候距離大概2海里。”張珂說,他們迅速加大馬力,對著偷捕漁船全力沖過去。跑到還剩1海里左右,對方突然發現了執法快艇。此時,他正在從海里收網,上面還有不少漁獲。
眼見執法船只靠近后,對方慌忙將漁網和漁獲扔進海里。隨后,他加足馬力,開著小漁船就飛速逃跑。“漁船三四米長,馬力非常足,轉彎也靈活。”張珂說,對方想利用小船的優勢,在海里來回兜彎子甩掉我們。
不過,當晚正好趕上大潮,岸邊的礁石區水也很深。執法人員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一直緊追不舍。圍著膠州灣大橋來回穿梭了三次,跑了半個多小時后,眼看著就沒油了,對方終于停下船。
見到執法人員上來,對方也無奈苦笑:“本來想著能跑了,你們也太能追了。”最后,經過調查,該偷捕人員黃某是附近漁民。趁著夜色想海上偷偷撒網捕撈螃蟹,沒想到被執法人員抓個正著。
“現在偷捕人員的裝備越來越好,也給我們造成了很大難度。”張珂說,這只是他們在海上工作的日常。有時候風浪比較大,他們也需要在海上跟偷捕人員斗智斗勇。他們的工作時間也要根據潮水來,有時候凌晨一兩點鐘就需要去海上巡邏。
無人機偵查、草叢里蹲守 查扣1500余公斤漁獲
為了躲避抓捕,一些偷捕人員用盡了各種手段。“他們也對我們盯梢,查看執法船跟車輛的位置。”張珂說,每次漁獲上岸時,船老大跟收貨的人都會來回打探,用探照燈查看周邊。直到確定安全后,他們才會靠岸。
“我們傳統的方法就是蹲守,躲在附近的草叢里。”張珂說,他們根據潮汐時間,提前三四個小時就會去尋找隱僻的地方。為了防止暴露,他們身著便服躲在草叢里,不僅高溫難耐,還有蚊蟲叮咬。
查扣偷捕人員
從今年開始,執法隊員開始配備了無人機。“高空偵察,他們發現不了,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
6月22日,漁政37617船漁政執法人員在新區鴨島附近海域就查處了這樣一起案件。執法人員提前三天就開始布防,摸清了這伙偷捕人員的規律。
正當對方將一箱箱漁獲往岸上搬的時候,執法人員突然從草叢里沖了出來。對方來不及反應,當場就被查扣。
經過現場檢查,共有漁獲物小青魚72箱,重量1563.15千克。執法人員對當事人楊某進行詢問,楊某承認了轉載無合法來源的漁獲物的違法事實。
非法銷售漁獲物 首次對海鮮店開罰單
為了更好保護海洋資源,執法人員首次開展全鏈條打擊。2025年7月9日3時30分,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執法人員在后岔灣碼頭執法檢查發現,陳某海鮮店有無合法來源的梭子蟹、雜魚、墨魚、沙丁魚、礪蝦、毛蝦、八帶等新鮮漁獲物。
執法人員經過現場核查,并對當事人陳某進行詢問,查處無合法來源的漁獲物累計273千克,當事人陳某承認于2025年7月9日3時收購無合法來源的漁獲物的事實。
鑒于當事人收購漁獲物273千克,在本年度首次被查處且積極配合調查工作,認錯態度較好,并主動交代違法捕撈作業涉案人員,按照《山東省農業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2022版)》第一百五十一條“違法行為:收購、轉載、代凍、銷售、加工無合法來源的漁獲物的;違法情節:較輕;認定標準:重量不超過一千公斤或者價值不超過一萬元;處罰內容: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處二萬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罰款”之規定,作出沒收漁獲物共計273千克、罰款30000.00元的處罰。
據介紹,這是首次針對非法漁獲物交易鏈條中的收購環節進行處罰,凸顯執法部門對漁業違法行為的全流程追溯。通過追究非法收購者的法律責任,斬斷利益鏈條,有效遏制禁漁期內非法捕撈的漁獲物流入市場環節。
執法人員提醒說:“保護海洋資源人人有責,也勸告不法分子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漁政執法與公安、海警等部門協同配合,織密了安全防護網。一旦偷捕,就會落網。”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