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分鐘跨海救援!青島航空醫療救援為海島危重癥患者架起生命通道
8月25日,黃海之濱上演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跨海空中極速救援。一名身處200多公里外四面環海海島、因車禍嚴重創傷導致重度休克的55歲危重患者,在青島航空醫療救援團隊的幫助下,僅用55分鐘便跨越山海,被安全轉運至青島接受救治,架起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
據了解,該患者傷勢極為危重,存在多發性骨盆骨折、腰椎骨折、肋骨骨折、髖關節脫位,并伴有下肢血管神經損傷,臀部有開放性傷口,活動性出血尚未完全控制。入院時,患者已處于創傷性休克狀態,血壓一度低至60/40mmHg。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大量輸血補液后,患者生命體征才暫時穩定。但患者病情仍如懸絲,任何細微顛簸都可能導致休克加重,甚至心跳呼吸驟停。而傳統的“汽車+輪渡”轉運需4-5小時,風險極高,近乎“絕路”。
面對患者家屬迫切的轉院訴求,航空醫療救援團隊毅然接下了這一重任。業務管理科科長閻錕仔細分析病情后,向醫療救援團隊強調:“盡管航空救援極大提升了安全系數,但此次轉運仍是‘極限操作’,途中風險巨大,大家務必做好準備。”
醫療團隊迅速行動,緊張忙碌地做著最后檢查。執行此次任務的直升機堪稱“空中ICU”,在多次危重癥救援中屢立奇功,機艙內配備了多功能除顫監護儀、呼吸機、注射泵、氧氣系統等全套ICU設備,可在飛行途中維持高級生命支持,嚴密監控患者情況,應對各類突發狀況。
12時07分,直升機穩穩降落在長島臨時起降點。針對患者超重、傷情復雜、搬運困難等挑戰,航空醫療團隊啟用專業擔架固定方案,順利完成患者交接,確保轉運過程安全平穩。
12時14分,直升機剛升空,機長便傳來焦急的聲音:“前方惡劣天氣,請后艙注意。”此時機外已下起雨,給轉運增加了新的難度。閻錕科長緊盯著病人,密切關注各項生命體征:“心率100次/分,血壓100/50mmHg,SPO296%,立即用鼻導管吸氧提高血氧飽和度,同時安慰患者,避免其情緒波動。”護士劉春蕾迅速熟練地接上鼻氧管,3分鐘后報告:“SPO2 100%,患者情緒穩定。”此時,直升機沖出黑壓壓的云層,遠處陽光灑落,救援團隊跨越膠東半島和渤海海峽南部海域,朝著青島方向疾馳。
13時15分,直升機平穩降落在山東大學齊魯第三醫院,早已等候在樓頂停機坪的重癥醫學團隊立即行動,患者經綠色通道被直接送入手術室。目前,患者已完成手術,病情穩定。在任務復盤時,專家團隊指出:“這種嚴重損傷,尤其是開放性骨盆骨折,出血量大,死亡率非常高,果斷選擇航空轉運是非常明智的。”
此次長島至青島的成功轉運,并非簡單的傷員轉移,更是對半島區域航空醫療救援體系響應能力、技術水平和協同能力的全面檢驗。它標志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應急保障能力的顯著提升,為沿海島嶼、偏遠地區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和生命希望,生動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這條橫跨海灣的“空中橋梁”,已成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又一堅實屏障。
(半島全媒體記者 滕鏡淑 通訊員 王衍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