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半島時評|生育友好型社會需要更多“帶娃專家”

2025-09-04 23:29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79315) 掃描到手機

高校剛開學,山東女子學院新開設的“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就受到了廣泛關注。這個被稱為“帶娃專業”的4年制本科,今年錄取了40名學生,其中包括2名男生。而且,錄取分數線比一段線高出了至少50分。有網友調侃,暑假在家當“德華”,開學了學習怎么當“德華”。

帶娃竟然成了一個專業?調侃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公眾疑問:育嬰市場上已經有了保姆、月嫂、小時工等從業群體,有必要再設置一個專業,教人怎么看孩子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帶娃專業”精準切中了當下的育兒痛點,有利于緩解嬰幼兒托育行業正面臨的人才結構性矛盾,緩解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

“帶娃專業”照見了許多雙職工“生得起、養不易”的現實困境——父母年事已高,年輕父母“科學育兒”的理念與祖輩的“經驗主義”時時交鋒,但想自己帶娃又怕耽誤事業,出去工作卻放不下心頭的牽掛。數據顯示,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約3000萬,超三成嬰幼兒家庭有托育需求。而全國持證保育人員僅50萬,本科以上占比不足10%,尤其缺乏既懂專業又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年輕家長不但期盼托育服務價格實惠、就近入托、服務質量有保障,還希望專業人士幫自己在帶娃路上“避坑”。要滿足這些訴求,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是關鍵,建設專業托育教師隊伍也至關重要。

從優育的角度來看,“帶娃專業”的含金量還在上升。據介紹,托育老師將成為“孩子大腦的塑造師”。在嬰幼兒大腦0~3歲可塑性極強的階段,科學的回應性照護將最大限度激發嬰幼兒潛能,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孤獨癥、多動癥、發育遲緩等問題,早期表現往往隱蔽,若未能及時識別,待癥狀明顯時可能已錯過最佳干預時機。托育老師接受的是系統化、專業化的教育,不僅包括嬰幼兒日常生活照護技能,更涵蓋了嬰幼兒發展評估與指導、家庭教育支持以及托育機構運營管理等綜合能力。

新時代的人口工作,是以人口的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在此背景下,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同時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育。尤其是后者,在最需要干預的時機得到干預,也許將來的人生會大不相同;在生長的關鍵階段被發掘出天賦與特長,不但少走彎路,還有望取得更為矚目的成就。這一點,托育老師被寄予厚望。同時,他們還能以豐富的專業和實踐,紓解年輕父母初為家長的生疏與慌亂,讓“生得起”真正變成“養得好”。

我們熱切盼望,正在試點的山東女子學院和陜西學前師范學院,能夠科學規劃專業和課程設置,賦予學生愛心與耐心,根植專業與敬業,讓他們在4年后一炮打響,為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增添一批“帶娃專家”。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高書華)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