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車評|小鵬P7+召回就這么難?動力可以“新”,但安全不能“舊”
最近這段時間,關于小鵬P7+轉向系統安全隱患的問題,被眾多媒體關注到,甚至新華社也發文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事關安全無小事,畢竟一款好車的“底色”,可不是什么“彩電冰箱大沙發”,更不是賣弄那些或許用不上的智能裝備,而是在關鍵時刻,可以最大限度保全整車人的生命,否則一切都談不上,而小鵬汽車在P7+發生問題后的反應,顯然讓車主十分不滿意。
事情是這樣的,近來有很多車主反映,小鵬P7+在行駛過程中,偶遇失去轉向助力或轉向失靈或鎖死的情況,儀表盤同步彈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異常”警報。失去轉向助力尚有救助辦法,使勁兒掰方向盤就是了,但如果轉向鎖死,或者如很多車主描述的那樣——像副駕駛伸手拽了半圈方向盤,那就相當可怕了。從諸多車主描述以及投訴網站的P7+投訴指標來看,這車轉向系統確實存在較大問題。
而根據《經濟參考報》采訪報道,記者撥打了小鵬汽車官方客服電話后,工作人員稱,部分2024年生產的車輛確實存在轉向機線束插頭匹配間隙過大的情況,在長時間惡劣用車的情況下,會出現偶發性的轉向故障。目前,該零件在2025年已進行了升級。對于出現該故障之后的維修問題,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門店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維修方案,比如維修加固或者更換機器。
顯然,官方是知道問題存在的,并且做出了一些動作,但小編的疑惑在于,為何涉及安全的問題,小鵬不發布召回公告,而是像很多車主描述的那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小鵬售后偷偷地打結構膠,或者進行OTA升級解決?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許如一些媒體分析的那樣,轉向機單臺成本約6000元,若對6.7萬輛P7+全部更換,將產生4億元直接成本,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凈虧損為8.1億元,如果這“4個億”賠進去了,相當于小鵬汽車今年多虧損一個季度,這對一個新車企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不過話說回來,車企再虧損,再想站穩腳跟,都不應該以消費者的安全作為代價,這份“成長的脆弱”,不應該轉嫁到支持它的車主身上。再放眼中國目前的汽車消費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就不多說了,大家心里都有數,比價格比配置,想要活下去確實不簡單,但所有的事情都有個前提,就是不能以犧牲車輛安全為前提,動力能源可以“新”,但安全堅決不能“舊”。
(半島全媒體記者 賀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