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時評|師澤如光 雖微致遠
半島網評論員 許欣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第四十一個教師節如約而至。在這個充滿感恩與敬意的美好時節,青島浮山灣近日上演“為教師亮燈”主題燈光秀,以璀璨的城市之名向辛勤耕耘的教師們致以崇高敬意。這場光影盛宴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禮贊,更是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風尚的生動體現。
教師的日常,是由無數細微而堅韌的瞬間編織而成。清晨校門口的守候,深夜辦公室的燈光,伏案備課的身影......這些看似平凡的點點滴滴,匯聚成了教育人最真實的模樣。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滴水穿石的努力,托舉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成長。
在全國各地,無數教育工作者以平凡之軀踐行著不平凡的使命,用行動詮釋著教育的真諦。“人民教育家”于漪,年過九旬仍心系講臺,用“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的信念影響著一代代教師、學子;云南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雖身患多種疾病卻始終堅守大山深處,以羸弱之軀托起近2000名貧困女孩的人生夢想;“感動中國教師人物”葉嘉瑩,畢生致力于古典詩詞研究與教學,融貫中西文化學識,不僅培養大批優秀人才,更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新的生機。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彰顯著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當前,教育正面臨深刻轉型。在“雙減”政策與信息化浪潮的雙重背景下,教師的工作內涵與外延正不斷擴展。除了傳統的教學任務,他們還需扮演心理輔導員、家庭教育指導者、數字素養啟蒙者等多重角色。面對這些挑戰,政策的支持與社會的理解顯得尤為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多項優待政策陸續出臺,著力提升教師的職業獲得感與幸福感。各地推出一系列惠師舉措,不斷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在薪酬福利、生活服務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多個省份試點的“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正在探索減負增能的新管理模式。這些政策舉措充分表明,教師的權益保障與職業吸引力正在得到系統性提升。
這個教師節,我們不僅要表達感謝,更要看到社會各界為改善教師待遇所做出的切實努力。尊師重教,既體現在節日的燈光與祝福中,更融入在日常的政策保障、資源投入與社會認同里。讓我們共同營造讓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良好氛圍,使教師真正成為有尊嚴、受尊敬的崇高職業。
師道光芒,雖微致遠。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向所有辛勤付出的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祝福。愿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愿教育之光永遠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