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委書記王鋒教師節寄語:以教育溫度護佑師生成長 以堅實保障賦能教育發展
9月9日下午,市南區慶祝第41個教師節會議在寧夏路小學召開。現場除了有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展現區域教育活力外,更有市南區委書記王鋒的真摯講話引發熱烈反響。王鋒書記立足教師職業生涯與學生人生成長雙維度,分享心得、傳遞感悟,字里行間滿含對教育的深情與思考,也彰顯了市南區委、區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與堅實支持,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溫暖力量。
寄語教師:做學生 “若干年后點贊的引路人”,傳承教育初心與仁愛底色
“我們從學生走來,腦海里總會銘記幾位老師的模樣 —— 有的敬業愛生,影響深遠;有的行為做法,讓人難以認同。如今,我們成為了學生眼中‘被評價的對象’,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孩子們長大后點贊、感謝的老師。” 活動現場,王鋒書記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用質樸的話語點出教師職業的深遠影響。他強調,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在為學生 “播下種子”,教學生正派做人、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用言傳身教的力量,讓學生未來成為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肩負起 “為學生人生奠基” 的責任。
談及教育傳統,王鋒書記特別提到 “家校溝通” 的重要性,尤其對困難家庭、遇到波折的學生、教育理念有偏差的家長,要格外關心,“學生在校 1/3 的時間與老師相伴,我們至少要扛起 1/3 的教育責任”。同時,他指出 “最優教育在市南” 的最大底氣,正是市南區教師對學生的 “愛”—— 這份愛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 “仁愛之心”,是文化傳承的血脈,更應成為市南教育人堅守的底色。
聚焦教育發展:以優質均衡與質量提升,回應民生期待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市南區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王鋒書記在講話中細數市南區教育發展成果:青島二十四中圖書樓加固改造、青島七中北樓重建完工,學位供給保障方案前瞻制定;集團化辦學新樣態創新、三級教研協同育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海洋素養指標體系發布;獲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2025 年初中學業水平質量監測一段線、頭部高中達線率全市領跑,學生體質健康、藝術中考、科技競賽成績位居省市首位…… 一系列成果,印證了市南區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的堅定步伐。
面對學齡人口波動、校園空間緊張等現實問題,王鋒書記提出明確方向:要科學調配教育資源,確保資源與學齡人口相匹配,“用責任心、愛心和主動作為,一起闖過學齡人口高峰期”;要深化集團化辦學、學區制治理,推進初中強校工程和新校高位發展,縮小校際差距;要抓實 “雙減” 成果、校園食品安全、課后服務質量,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環境。他特別強調,教育質量是生命線,要讓教育改革成果 “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回應家長與社會對 “最優教育” 的期待。
強化保障:建強教師隊伍,凝聚教育發展合力
“推動市南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王鋒書記指出,市南區將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實施 “鑄魂強師行動”:打造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 “三名隊伍”,完善教師梯次成長鏈條,健全培訓與交流機制,鼓勵教師創新教育理念與方法;同時,加強教師待遇保障,維護教師職業尊嚴與合法權益,“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聲望,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
講話最后,王鋒書記代表區委、區政府作出承諾:“對涉及教育的重大事項優先研究、重大問題優先解決、公共資源優先配置”,并要求全區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凝聚教育發展合力。他勉勵廣大教師踐行 “四有好老師” 要求,“靜下心來讀書,潛下心來育人”,用真情、真心、真誠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此次會議上,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展現了市南區教師的多才多藝與溫情、有愛的精神風貌,而王鋒書記的講話則如同一股暖流,讓在場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未來,市南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強化教育保障,以更深厚的教育情懷、更扎實的工作舉措,推動區域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培養更多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的時代新人貢獻市南力量。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
- 濰坊市公交集團啟動2025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 智慧賦能助力低碳出行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 聚力推進“人工智能+”|逄曉男:錨定“AI+鋼鐵”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鋼鐵產業全工序
- 科技賦能 開放共融|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將于9月26日舉辦
- 2027年90%業務場景實現AI賦能!青島地鐵發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動方案》
- 濰坊高密:聚焦標準化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 “金融賦能、助力發展”銀企對接暨“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推進會議圓滿舉辦
- 諸城農商銀行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
- 濰坊高密:比拼“指尖精度” 賦能工匠活力
- 稅收賦能新質生產力,青稅智(直)播講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 AI賦能口腔病理診斷!青大附院成功舉辦國際口腔病理及AI診斷技術培訓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