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萬科續命,全靠借款?

2025-09-19 10:17 大眾·風口財經閱讀 (5007) 掃描到手機

近日,萬科再度獲得大股東深鐵集團20.64億元借款,用于償還公開市場債券本息。今年以來,深鐵集團已九次出手“輸血”,累計提供資金達259.41億元,為萬科筑起一道債務防火墻。

在虧損擴大、銷售滑坡、現金流告急的寒潮中,這家曾引領行業的巨輪,仍在風浪中艱難前行。一紙借款公告,或許能延緩危機,但能否真正“續命”,仍是未知之數。

深鐵集團年內第九次“輸血”

萬科累計獲大股東借款超259億元

2025年9月16日晚,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披露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鐵集團”)向公司提供不超過20.64億元借款,用于償還公司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本金與利息。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據風口財經記者統計,此次借款為深鐵集團2025年以來對萬科的第九次資金支持。

公開信息顯示,深鐵集團此前分別于2月10日、2月21日、4月29日、5月14日、6月6日、7月7日、7月30日及8月5日公告稱,向萬科提供28億元、42億元、33億元、15.52億元、30億元、62.49億元、8.69億元、16.81億元的股東借款。加上本次借款,深鐵集團向萬科提供的借款累計達到259.41億元。

此次20.64億元的借款金額,與萬科2025年9月份到期的境內公開市場債券本息規模完全匹配。數據顯示,萬科在公開市場的境內債務總額為279億元,未來12個月內,兌付高峰發生在2025年12月份,屆時萬科將有本息合計58.71億元的債券到期。

面對公開市場債務壓力,除依賴股東支持外,萬科在融資渠道拓展、資產盤活等方面是否已有明確安排?針對未來到期債務的資金來源計劃,以及在新增融資、大宗資產交易、存量資產運營等方面的實質性舉措,風口財經記者于9月18日致電萬科官網披露的聯系方式進行了解,接線人員表示將安排回電,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任何回復。

除資金層面的支持外,深圳國資在公司治理層面亦持續強化對萬科的管控。

2025年9月17日,萬科官網更新組織架構與管理團隊信息。調整后,公司組織架構由集團總部、地區公司和事業部三部分構成:

集團總部下設董事會辦公室等11個中心;地區公司由原“5+2+2”架構(五大區域、兩個總公司、兩個直管公司)調整為16個地區公司,由總部直接管理;事業部則涵蓋物業、物流、商業、長租公寓等八大多元化業務板塊。相關核心管理人員亦同步披露。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這一系列調整,延續了年初以來的治理變革。今年農歷新年復工首日,深圳國資系統即派出十余名高管進駐萬科核心管理崗位。原董事會主席郁亮、總裁祝九勝、董事會秘書朱旭集體辭任,深鐵集團全面接管公司管理。隨后,深鐵集團董事長辛杰接任萬科董事會主席,標志著公司進入由國資主導治理的新階段。

萬科上半年虧損擴大

賬面現金規模存在巨大“缺口”

在深圳國資全面接管并持續“輸血”的背景下,萬科的流動性風險雖有所緩釋,但其基本面仍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萬科2025年半年報,截至上半年末,萬科短期借款為231.4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347.13億元,有息負債合計金額為1578.59億元。同時,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740.02億元,剔除受限資金(46.55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693.48億元。與短期債務相比,公司賬面現金規模存在巨大“缺口”。

圖片來源:2025年半年度報告

從現金流表現看,公司“失血”狀態未見扭轉。2025年上半年,萬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39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亦為負值,這一趨勢與深鐵集團的頻繁支持形成呼應。

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53.2億元,同比下滑26.2%;歸母凈利潤虧損119.47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1.3%。其中,來自房地產開發及相關資產經營業務的營業收入為844.4億元,占比80.2%,仍是主要收入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虧損不僅源于結算規模下滑和毛利率承壓,也與資產減值密切相關。上半年,萬科計提各類減值準備合計54.49億元,減少歸母凈利潤約44.78億元。

然而即使剔除減值影響,萬科上半年仍錄得歸母凈虧損約74.2億元,經營形勢依然嚴峻。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依舊處于深度調整期,萬科銷售端的壓力也未見減輕。上半年,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91.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538.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45.7%、42.6%。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同期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5%,銷售金額下降5.5%。萬科銷售降幅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盡管深圳國資通過治理接管與資金支持為萬科提供了重要后盾,但企業可持續發展終究依賴于自身“造血”能力的恢復。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萬科如何提升經營效率、加快資產盤活、改善現金流結構,并重建市場信心,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張亭旺)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來源:大眾·風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