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一部手機,16天,20多名村民!拍出2.3億次播放量爆款短劇
一部手機,16天拍完一部短劇,上線不到半個月播放量超過2.3億次,登上抖音熱劇榜前三……這樣一個爆火的短劇,拍攝團隊竟然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北梁家莊的20多名村民。在短劇里,有干了三十多年的理發店大姐,有開門店的58歲大爺,以及下地干活的64歲大娘等等。導演是村里找來的自媒體博主,拍攝、剪輯全靠一部手機。第一次當演員的村民熬夜看劇本,一條臺詞最多拍了50多次。正是這樣一個臨時拼湊的“草根劇組”,卻憑著接地氣的題材迅速出圈。近日,記者走進這個草根鄉村演員團隊,探訪爆火短劇拍攝的背后。
幫村里帶貨,決定拍短劇
幾乎是一夜之間,青島的一個小山村火爆全網。在抖音平臺熱榜里,一部叫作《花開石上》的短劇最高沖到了第二名。上線不到半個月,播放量已經超過了2.3億次。而故事的拍攝地,北梁家莊村也走進了全國網友的視線。
“剛開始村里找我們來,是想著怎么把山栗子、地瓜這些土特產賣出去。”這部劇的導演丁召廷是一名自媒體博主。六年前,他從建材公司轉行開始拍攝短視頻,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并小有名氣。除了拍攝短視頻,他也會幫一些企業或者農戶孵化賬號,進行助農直播。
想賣貨,得有流量。村里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如果只是幫他們開個賬號,也難以成功。于是,他瞅準了最近爆火的短劇賽道,打算創作一個農村題材的短片。因為沒有任何報酬,演員只能從村里選。
沒想到,村民的熱情超乎想象。“需要十幾個演員,報名的有80多個,甚至鄰村的都跑來試戲。”丁召廷說,按照角色的性格,他從里面選出了十幾名村民。這些村民全是零基礎,零片酬。
因為經費有限,他們的拍攝就選在了村里的兩處閑置房屋。簡單整理以后,成了拍攝的主要場地。有時候需要其他場景,就到村民家里取景。
“整個故事來源于生活,村民身邊發生的事,加上一些想象。”丁召廷說,故事的女主棗花,加入有三個光棍的家庭,面對生活上的困難,她利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一步步讓整個家里走上了幸福的生活。
劇情里,很多細節都是村民的親身經歷。比如,懷孕七八個月了,還要去地里干活。這個細節就源自村里老奶奶的真實生活經歷,她當時懷孕八個月,正好趕上麥收季節。因為太忙,她還在地里忙活著收麥子。在拍攝的過程中,村民們也提出各種有關生活的意見,讓劇里的人物更真實,更有感染力。整個劇本,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打磨。
“接地氣,這是網友們評價最多的地方。”丁召廷說,整部劇來源于現實,才讓它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贏得了全國網友的口碑。當然,這些第一次當演員的村民們不計回報的付出,也是這部劇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熬夜背臺詞,飯都煮煳了
拍攝這部劇,正好趕上最熱的時候。“大棚里忙活完,換上一身衣服就往小院跑。”今年58歲的肖玉紅平常在家里種藍莓,為了不拖拍攝進度,都是起早貪黑干完地里的活。
“咱農村人不怕累,最怕背臺詞。”今年64歲的趙美霞說,她在里面演大媽的角色。為了不影響拍攝進度,她每天晚上都要回去背臺詞。最晚的時候,背到凌晨三四點。“以為背得很好了,結果面對鏡頭一下子就忘了。”
“做飯的時候都在想臺詞,揣摩角色,飯都做煳了。”在劇里面擔任接生婆角色的張玉霞說,她每天下午還要給孩子做飯。有幾次需要晚上拍攝,腦子里想著臺詞和表演,鍋煳了才聞到。
“最難的是說普通話,真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改。”在里面飾演根子的張大叔說,自己的方言味太重,語速快點,外地人根本聽不懂。“畢竟要面向全國的網友,我們要求能說‘膠普’就可以了。整個拍攝的過程中,只有一部手機。”攝影師趙亞男,還要身兼編劇和演員。一個鏡頭經常需要反復拍攝,最多的一條拍了50多次。
“不僅天氣熱,還有蚊蟲叮咬,不覺得累。”村民朱淑華說,她從小就喜歡演戲,沒想到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有一個機會,干自己喜歡的事,大家都不覺得累。
而且,村民也都明白,拍攝短劇也是為了讓村里有曝光度。有了流量,最后也能把村里的好貨賣出去。即便是很累,大家也都熱情高漲。
演職人員正在寫劇本。
入戲太深,拿出鞋底真打
“誰都有個演員夢。”今年58歲的王安剛說,他平時就喜歡拍個視頻,經常發到抖音上,慢慢也有了不少粉絲。在短劇《花開石上》,他是主角之一。
剛開始拍攝的時候,他就感覺了壓力。“不知道該咋演。”王安剛說,好在這個故事跟身邊的生活很貼近,他就想著現實中如果遇到那樣的事該怎么演。
在拍攝的過程中,有個片段讓他印象深刻。在劇里,他要跟巧鳳在泥坑里打架,然后用鞋底打對方。但是,演著演著就徹底入戲了,拿起鞋底結結實實打到了對方,身上出現了一塊淤青。拍完那個情節,他們才反應過來下手太重了。
“當時兩個人都滾到泥坑里,疼了好幾天。”扮演巧鳳的村民穆蘭說,自己從來沒有學過表演,拍攝的過程中,也慢慢激發了自己的表演天賦。
“有好幾個雨中的情節,都是真實拍攝的。”丁召廷說,雖然是第一次演出,所有人都很拼。
因為經費緊張,后期的視頻制作大部分都是由丁召廷一個人完成。“白天拍完,晚上躺在床上用手機剪。”丁召廷說,他覺著手機比較方便操作。有時候,他剪到凌晨三四點鐘,六點多起來接著拍攝。上線以后,看到后臺不斷上漲的點擊量,他也非常興奮。
第二部短劇即將上線
“小時候就想表演,沒想到這把年紀了還有機會。”朱阿姨說,短劇上線以后,她沒事就看幾遍。看著里面的鏡頭,心里滿滿成就感。不僅如此,親戚朋友們也帶來電話,都說她表演得很好。
短劇爆火之后,村民們也體驗了一把明星的感覺。“出去買菜的時候,很多人都盯著看,還有些人拿出手機拍照。”張玉霞說,仔細一問才知道,大家都看到這個短劇。他們這些沒有表演經驗的草根,因為短劇里的角色被大家記住了。
除了村民,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也一下子跟著短劇成了網紅村。劇情的細節,都是取材于現實場景。不少網友就紛紛詢問,視頻里的山栗子、野蘑菇哪里能下單購買,村里還有沒有啥土特產。
他們能想到這部短劇會受到關注,但是沒想到這么火。目前,他們已經開始籌拍第二部短劇,劇名是《山坳里的苦茶花》。“還是農村題材,劇本也是跟村民一起打磨完成的。”導演丁召廷說,從名字里就可以看出來,還是大女主如何一步步過上幸福生活的題材,很多內容都來自村民們講述的故事,他們再重新進行整理。他們把一些真實的故事加進去,讓里面的人物更加豐滿。
“這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工作,未來還是以助農為主。”丁召廷說,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到這個小山村,幫村民把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讓村民也有一個更好的收入。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