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黃海學院畢業生范子鶴攀峰逐夢 一年登三座5000米高峰
他用一年多時間,在三座5000米級高峰上插下旗幟,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曾是他遙不可及卻又魂牽夢繞的挑戰。當罡風卷著冰粒,打在護目鏡上,像無數細針在穿刺,可他掌中的登山杖始終穩穩嵌入冰縫。這個22歲的大男孩,早已在人生答卷上刻下最滾燙的答案。青春不是按部就班的方程式,而是敢于在風暴中校準方向的勇氣,他是青島黃海學院智慧城市工程學院2021級畢業生范子鶴。
范子鶴和登山的緣分,純屬偶然。2024年春天,范子鶴在刷社交軟件時,看到了一個登山活動賬號的視頻。視頻里,仰頭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低頭能看見白雪皚皚的山坡和層巒疊嶂,平視時能看見云朵就在和自己一般高的前方。
“看見那么美的風景,挺羨慕的。”范子鶴回憶道。從小就愛運動的他,中學時愛上長跑,大學還常跑馬拉松。“既然還年輕,又一直堅持運動,為什么不試試登山?”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記下了視頻下方的聯系方式。經過仔細查詢,范子鶴發現這是一家在體育運動管理部門備案過、具備合法組織登山運動資質的公司。和家人商量后,他毅然決定報名參加5月登頂哈巴雪山的活動,就此踏上了充滿挑戰與驚喜的登山征程。
一次偶然開啟登山逐夢之旅
范子鶴和登山的緣分,純屬偶然。2024年春天,范子鶴在刷社交軟件時,看到了一個登山活動賬號的視頻。視頻里,仰頭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低頭能看見白雪皚皚的山坡和層巒疊嶂,平視時能看見云朵就在和自己一般高的前方。“看見那么美的風景,挺羨慕的。”范子鶴回憶道。從小就愛運動的他,中學時愛上長跑,大學還常跑馬拉松。“既然還年輕,又一直堅持運動,為什么不試試登山?”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記下了視頻下方的聯系方式。經過仔細查詢,范子鶴發現這是一家在體育運動管理部門備案過、具備合法組織登山運動資質的公司。和家人商量后,他毅然決定報名參加5月登頂哈巴雪山的活動,就此踏上了充滿挑戰與驚喜的登山征程。圖右為范子鶴魔鬼訓練,為夢想全力以赴
登山,絕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它需要強大的體能作為支撐。范子鶴每天穿著 20 公斤的負重背心在小區爬樓梯,累計要爬200層;在健身房里,他更是化身“健身狂人”,每天進行負重深蹲、引體向上和俯臥撐等動作訓練,往往一練就是近兩個小時。春寒料峭時節,訓練結束后的范子鶴常常熱汗淋漓,然而,他從未有過一絲退縮的念頭。“既然開始了,決不能半途而廢。”經過兩個月的強化訓練,“我的體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首戰哈巴雪山,邂逅絕美風景
2024年5月,范子鶴滿懷憧憬地飛赴云南麗江,向著哈巴雪山進發。從哈巴村到大本營,車輛無法通行,只能依靠騾子馱運物資。經過三個小時的顛簸,范子鶴終于抵達了大本營。然而,初到高原的他,身體很快出現了輕微的不適——高原反應。
在向導們的悉心指導下,范子鶴通過多喝水、慢步走等方式,逐漸適應了山頂的氣候。“以前,我以為登山就是一邊走,一邊看風景。”范子鶴笑著說。但當他真正踏上山路時,才發現現實與想象有著巨大的差距。出發的時間往往是凌晨,四周一片漆黑,除了隨身光源能照到的地方,其他地方都隱沒在黑暗之中。他必須集中全部精力,一鼓作氣地向上攀登。
當范子鶴在向導的帶領下,終于登上海拔超過5300米的山頂時,眼前的美景讓他瞬間忘卻了所有的疲憊。日出之后,金色的陽光灑在雪山上,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遠處的山巒、近處的白雪,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一年三戰,不斷挑戰自我極限
首戰告捷后,范子鶴的登山熱情愈發高漲。僅僅4個月后,他又向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發起了挑戰。在范子鶴看來,登山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探索和超越。“沉著冷靜地不斷開拓,去探究不可知的地方,這就是青春的魅力。”他說。今年6月,范子鶴將目光投向了位于新疆西部的昆侖山脈、海拔達到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這座被譽為“冰川之父”的雄偉山峰,攀登難度極大。它位于帕米爾高原深處,距離最近的城市有數百公里之遙,交通不便。而且,山頂附近分布著大量的冰川,地形復雜多變,冰裂縫與冰塔林密集交錯,氣候也復雜多變,隨時可能刮起大風。為了盡快適應環境,范子鶴提前18天到達喀什,在專業向導的指導下開始了緊張的訓練。“我發現這次和之前的完全不同。”范子鶴感慨道。之前的兩座山峰,都是從大本營向山頂沖刺,只有一段路,一天之內即可完成;而這次攀登慕士塔格峰,從大本營到頂峰共有五個點四段路程,每一段路程都要耗上一天時間,這對他的體力和意志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四天鏖戰,終登慕士塔格峰之巔
“登山隊伍有十幾個人,都裹著厚羽絨服,背著氧氣罐、能量膠等補給,腳踩踏雪板,不敢走快了。”范子鶴回憶起攀登慕士塔格峰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每天7到8個小時的攀登時間,他都要背著至少7公斤重的補給,在厚厚的積雪中艱難地向前移動。攀登的頭兩天,范子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身體極限考驗。為對抗疲憊,他每隔幾十分鐘便要吞下一些高熱量能量膠,為持續消耗的體能“續航”。同時,他不敢貿然摘下護目鏡,參與者的眼部周邊皮膚一旦被凍傷或者遭遇雪盲,不僅會嚴重影響行動能力,還可能因救援困難導致生命危險,后果將不堪設想。
除了身體上的勞累,攀登時更需要克服內心的孤獨感。盡管一同向頂峰進發的人不少,但大家交流很少,由于高海拔地區氧氣稀薄,少說話能有效減少氧氣消耗,幫助登山者保持體力。除了身上的負重,登山者還得隨時應對大風和小冰雹等惡劣天氣,必要時只能躲進帳篷躲避。
讓范子鶴印象深刻的是山坡上的冰裂縫,“那段裂縫有10多米寬,70多米深。”站在裂縫邊緣,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強大威力和人類的渺小。向導用梯子搭建了一個不到半米寬的獨木橋,在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范子鶴小心翼翼地踏過了這段最危險的路程。
7月6日上午8時,經過徹夜攀登,范子鶴終于在第四天成功登頂慕士塔格峰。站在山頂,范子鶴感慨道:“放眼四周,我和云處在一個高度,周邊是覆蓋著白雪的山坡,讓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半個多月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他不僅征服了雄偉山峰,更戰勝了內心的恐懼與猶豫。體驗別樣青春以登山解鎖青春密碼
當被問起為何會愛上登山運動時,22歲的范子鶴說,他從小在海邊生活,一直對高山滿懷憧憬和向往。更讓他著迷的,是登山時那個“被逼到極限”的自己。每當登山杖穩穩扎進冰縫,掌心傳來的反作用力總會讓他心頭一振:原來人在絕境里,真的能生出一股 “再撐一步” 的狠勁。那些在帳篷里啃干糧,為了校準路線反復查看 GPS 的時刻,早已悄悄把 “堅持” 二字刻進了骨子里。頂峰的風再烈,也吹不散全力以赴后的踏實。對于未來,范子鶴打算,如果有機會,會繼續挑戰雪山攀登,或是投身于登山相關的工作中去。無論是再攀更高的峰,還是帶著更多人走進雪山,這份在風暴里學會的勇敢、在絕境里生出的韌性,早已成了他青春里最亮的底色,照著他往更遠的地方去。
- 鏤空的樹洞里能站倆成人!“千年板栗樹王”和它的5000個子孫們
- 國產抹茶出口內銷兩旺,2025年產量將超5000噸
- 逐夢中華·潮涌東港——海外媒體走進東港
- 青島故事丨5000斤冬瓜愁銷路,火鍋店老板“包了”!他決定,免費送環衛工和老人
- 青春燃動,逐夢盛夏!2025年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萊西開幕
- 貪污受賄超5000萬元,山東省政協原常委、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李瑋獲刑15年
- 橫店短劇劇組急缺中老年演員,知情人:日薪最高可達5000元,能記住臺詞的不缺工作
- 老少齊上陣,近5000高手齊聚青島以武會友
- 央行再出手!今日將開展5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央行:開展5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