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青島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
直面疫情·校長訪談 | 青島三十九中校長白剛勛:把疫情當作項目式學習素材,提高素養和能力
半島記者 孫雅琴
面對疫情,島城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法,半島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專欄,特邀島城各學校校長作客,來聽聽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都是如何應對的。
本期對話人物:青島三十九中校長 白剛勛
記者:延遲開學期間,學校是如何組織師生開展網上學習的?
白剛勛:學校從大年初二開始,就聯系了技術團隊,迅速制定了網絡直播課程實施方案,并對老師網絡直播進行了相關培訓與設備調試。期間,我們多次召開延期開學工作的專題會議,重點對高三年級的教學安排、管理組織、保障評價等各方面進行了充分探討,確定了高三采用網絡直播課+視頻課的授課形式,并采取線上教學與線下答疑反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分課堂”、青島教育云平臺、課后網、教育e平臺等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一堂網課的出爐背后凝聚著很多老師的智慧。首先各教研組老師要進行網上集備,并由具體上課及錄課的老師準備好復習例題、練習、作業,形成教案初稿,然后組內再對教案進行討論、補充、優化,力求達到最佳復習效果。每學科要求老師配套制作學生學習任務單,包括學習日期、教學內容、作業、反饋要求等,堅持“全員學習,一個學生都不能少”的原則開展網上教學。為了使老師的授課效果能夠得到學生們的認可,學校還單獨制定了教學評價辦法,開學后將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對老師答疑輔導、授課情況進行評價,以此督促老師提升教學實效。
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們重點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即“三反饋一指導”。對學生作業批改情況要及時向學生和家長反饋;對答疑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對學科檢測情況進行反饋;并由班主任給予學生居家學習指導。班主任通過開展“曬曬我的作息時間表”、印發《高考加油站(特刊)》等活動,發現居家學習典型、介紹學習經驗,從而起到模范引領作用。
記者:您認為疫情對教育有哪些啟發?學校結合疫情開展了哪些主題活動?
白剛勛:面對疫情,我認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教育契機。根據省統考試題的命題導向,近年來高考命題逐步從考“知識、能力”到考“素養”,從“解答題目”到“解決問題”的轉變。學校要求全體老師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從學科角度充分挖掘命題素材,進行命題設計研究,開發相關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政治學科從發揮政府職能、依法防疫等角度設置課程,凸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學生在進行相關學習的同時,也增強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同時,學校結合項目式學習,鼓勵學生開展以疫情為主題的作品創作,作品主題可以有聚焦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各行業工作者的感人事跡;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的癥狀、特點、預防知識及各級部門防控政策;針對疫情防控,如何利用學科知識、發明創造為疫情防控助力;調查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影響范圍及相關人員的心理波動等等,從而落實三十九中“在研究中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此外,“全面網課”的新形勢對我們也是一種啟發。要看到網絡教學在這段特殊時期發揮的作用,它有利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居家學習提供了支持;但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兩面性,網課一些直觀、立體的便利效果在某種程度上也減少了學生獨立思維的空間。所以如何利用好網絡教學這個工具,這是我們今后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記者:您對目前居家學習的學生有哪些建議?
白剛勛:我們三十九中常說“問題即機遇”,同學們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來應對特殊時期居家學習這個現實問題,把它作為提高自主學習的好機會。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同學們要利用好這段居家時光,學會自我教育。
我建議同學們每天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學習計劃,這樣會把無序的狀態逐漸變得有序起來,不會感到任務太多,無從下手。在時間安排上,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而是應該把居家學習時光當作是補齊自己短板的好機會,認真分析自己各學科的學習水平。在家里學習也要跟上整體的學習節奏,每天認真聽老師的網課,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每天的任務,一天結束后反思一下當天的完成度怎么樣。
此外,居家學習也是大家居家盡責、提高家庭責任感、提高獨立生活能力的好機會。同學們不妨每天給自己定一個家庭作業,比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給全家人做頓飯、洗洗衣服,給父母沖杯茶水,陪父母聊聊天。還可以跟父母一起討論交流與當前疫情相關的話題,討論一部電影、一本書,或討論個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等,在討論中汲取父母的智慧,梳理自己的觀點,提高認識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