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總工會為紅島街道滯銷農產品“找出路”兩天售出海蠣子兩千多斤
半島記者 王麗平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產品滯銷問題相繼出現,大量農戶、養殖戶陷入經營危機,青島市總工會想為企業所想急為群眾所急,在“齊魯工惠”APP上線了“惠工優選”板塊,以“普惠服務、優選好品”為服務宗旨惠工助農,對口幫扶疫情滯銷農產品,解決農戶和養殖戶燃眉之急,為疫情滯銷農產品“找出路”。
紅島街道地處膠州灣北岸,水產品資源豐富、質量優良,每年3月份是海鮮豐收上市的時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養殖戶無地供應,面臨著海蠣子滯銷的問題;同時市民因疫情影響也無法直接到市場或碼頭采購。
2月27日,青島市總工會了解情況后到紅島街道碼頭實地考察了海蠣子養殖和銷售情況,選取了紅島街道宿流社區海蠣子作為惠工助農試點,由此從點到面建立紅島街道生鮮推廣專區。為了讓工友們獲得最大實惠,試點活動選擇了質量最好、規格最大的海蠣子進行推廣,每份海蠣子在發貨之前要經過吐沙、清洗和人工篩選三個步驟。另外為了保證產品新鮮安全,所有訂單全部由順豐快遞發送,保證產品快速完整地到達工友手中。
2月28日,“惠工助銷紅島海蠣子”活動一經上線就引起了職工的熱烈討論和消費助力,兩天內售出海蠣子2000多斤。在工友的熱心助力下,截至3月8日,共售出海蠣子6000多斤。在紅島海蠣子試點活動成功開展后,“惠工優選”版塊又收到了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青山社區扇貝、萊西市蔬菜養殖基地有機蔬菜和即墨區海鮮水產等消費助農需求,青島市總工會立即行動,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號召力、動員力和組織力,根據每一項產品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幫扶策略,短短半個月時間,共為養殖戶和農戶售出海產8000斤,有機蔬菜7000斤。
此外,為了推動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保供和銷售,為農品生產園區、企業、職工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市總工會還聯系嶗山、城陽、平度等區市百余家生產園區,通過開發運用“工惠@達”配送軟件,建立起“生產園區+工會服務陣地+職工群眾”的農產品供應與消費銜接機制,設立農產品提貨點,實現了“菜園”直達“飯桌”,減少職工進入超市、菜市場等場所的頻次,促進了農產品銷售,保障了職工群眾生活。
- 生態環境部:“十四五”期間淘汰高排放車輛近2000萬輛
- 今年青島海蜇有點多?有人一天撈上1000多斤,“最大海蜇王”超過300斤
- 青島故事|“半島”幫菜農賣蔥,35噸滯銷蔥被一搶而空
- 刀魚、鲅魚……開海第一網撈上8000多斤,船長直呼太激動
- 開海首日看日照:竹寄祝福,日照近2000艘漁船起航
- 揚帆起航,奔向豐收!開漁首日,威海2000余艘漁船集中出海作業,記者直擊我國北方最大漁港開海盛況
- 青島故事|娃的學費有著落了!蔥農1.6萬斤滯銷蔥進城,三個半小時售罄
- 新聞追蹤|滯銷大蔥進城,3小時售完1.6萬斤!后續還有實惠……
- 半島V視|田間大蔥盼“帶走” 愛心助農正當時!30畝滯銷有機大蔥有了“新銷路”
- 政府牽線,臨邑華邑化工滯銷氫氣賣給本地用氫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