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半島都市報將迎來21歲生日。我們特別策劃“世界的21封信”活動,用最傳統的方式記錄時代、感恩生活,受到各行各界熱烈響應。8月7日,半島都市報推出“全力以復——給世界的21封信”紀念...
21歲的半島給世界寫了21封信 請您查收
視頻 魏濤
插畫 楊飛 趙廣振 郭曉宇
8月7日,即將迎來21歲生日的半島都市報推出“全力以復——給世界的21封信”紀念特刊,以21封來自各界的書信及其背后的故事,描繪青島各行各業各界全力以“復”、奮發向上的畫卷。
這份特別的報紙還有一個特殊技能——會“動”。半島的多個團隊全面運用手繪、AR技術等,讓半島像電影哈利·波特中的報紙一樣,能夠呈現增強現實的視頻。
下載最新的半島新聞客戶端7.0版,點擊首頁右上角“AR”圖標,用手機掃描報紙版面,就能觀看信件視頻,了解背后的故事。注意,這21一封信中,還有彩蛋驚喜,就看您能不能發現了。
給世界的21封信(壹)| 全力以復
親愛的朋友:
八月,中伏,一年里最熱的日子。此刻的青島還有涼風習習,這足夠令人欣喜了。
此刻寫一封信,給你,也給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給這個年年歲歲日日分分秒秒都要面對的世界。希望我們全力以“復”,堅定信心與信念,一切都快點好起來。
如今,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疫情仍在肆虐,眾多國家正面臨拯救生命還是復蘇經濟的難題。全球經濟、貿易和產業鏈、供應鏈遭到破壞,國際爭端暗流涌動。這顯然并不樂觀,卻是必須直面的現實。
好在,我們身在中國。經過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戰疫,我國整體上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社會經濟開始全面恢復。2020年上半年,青島全市生產總值5514.73億元,同比增長0.1%。這寶貴的0.1%,說明青島市經濟運行先降后升、企穩復蘇,市場信心和發展形勢已趨于穩定。
給世界的21封信(貳)| 致親愛的青島
親愛的島城業主們:
親愛的青島: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青島辛家莊人,今年已經84歲了。從年輕到年老,從過去到現在,我依然腳踏這片土地,也有幸見證了辛家莊、見證了青島的太多變化。
從小酷愛繪畫,我曾在1959年進入藝術專科學校系統地學習美術。而我,也經常拿著手中的畫筆記錄身邊的風景,幾十年間,辛家莊一直是我畫中的主角。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辛家莊原先就是個小村子,一出門到處是田地,再就是荒涼的海岸,根本沒有現在的繁榮場景。那時生活很清苦,我就夢想著有一天能考出去,跳出這個村,離開這里。
上世紀60年代,從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后,我先是到了青州任教10年,之后又回到青島工作,開始是在嶗山區一所中學任教,上世紀80年代,又去了位于李村的嶗山縣電影院當宣傳員。當時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畫電影海報,那時“官方”海報最大的也就現在的四開紙那么大,有時需要更大的海報造勢,我就出手了,畫一幅寬2.5米、長4米的海報,用油畫顏料要畫一兩天。到了1990年我病退時,已經不需要畫海報了,都是用的印刷品。
每當回憶往昔就不得不感慨,這才幾十年時間,青島發生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給世界的21封信(叁)| 擇一城終老
青島:
你好!我是宋強,今年30歲了,老家泰安。我來青島快一年了,現在是青島理工大學的一名講師。
8月9日是《半島都市報》21歲的生日,我很幸運得到一個機會,以一個外地來青打拼人員的身份,給你寫一封信。
小時候我的姥姥愛吃沖雞蛋泡餅干,在姥姥家每個睡眼惺忪的清晨,她都會準備上一碗熱騰騰泡著雞蛋和鈣奶餅干的早餐,嘴饞的我還要吃著碗里的,看著袋里的。吃著青食鈣奶餅干,看著《海爾兄弟》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現在的我也會偶爾買袋青食鈣奶餅干,看一集《海爾兄弟》,尋找屬于童年的故事。
讀書時的青島印象,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索,是喚起勇于斗爭、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地標,是梁實秋先生筆下“綠樹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藍天,可舟可馬”令人神往之處,也是一代創業者張瑞敏先生怒砸低質量冰箱的思想開放前沿。這座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榮辱,始終以一種清冷飄逸,冒險奮進的姿態憧憬未來,昂首前進的城市著實讓人神往。
給世界的21封信(肆)| 致親愛的鄰居們
親愛的鄰居們:
大家好!
如意小區建成已近20年,因為只有4個樓座、規模較小,物業公司不愿接手,歷史欠賬較多。為了創建和諧美好的家園,這些年,諸多熱心業主自發組織起來,在社區支持和全體居民共同努力下,小區面貌發生了質的改變。
其中,最讓我們風光的要數2018年6月“喜提”電梯,回家再也不用先爬68級臺階上平臺了。由于是青島市首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我們成為全市的焦點,許多其他小區的業主前來參觀考察,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如意小區之所以能成為萬眾矚目的青島首例,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2016年12月,青島市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方案,此前兩個月我們就開始商量加裝電梯事宜,鄰居相處和睦、意見統一,才有幸趕上了政策“頭班車”。當然,還要感謝新聞媒體的關注和推動,尤其是半島都市報從2017年4月最先關注,并持續跟蹤我們小區加裝電梯進展,每逢關鍵節點都會刊發報道。
給世界的21封信(伍)| 致海南蜜杏買家
尊敬的××先生/女士:
收到這封信時,您或許有些詫異,因為我們素未謀面。
我是青島市城陽區一名普通的社區書記,我們的社區叫做下(山色)峪,是(山色)峪蜜杏的主產區之一,263戶村民家家都種植杏樹。今年6月份蜜杏成熟季,通過線上銷售渠道,我們第一次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買家訂單,其中就包括距離我們2800公里外的您和眾多海南地區消費者。那天,翻看買家評價時偶然讀到了您的留言,您說“蜜杏個大多汁很好吃,已經推薦給了朋友們”,您還說“本想復購,可惜已經沒貨了”。得知了您的好評和遺憾,回想過往種種,激動之心久難平息,我這人嘴拙,唯有寫信聊表寸心。
您可能不知道,對于我們社區的果農們來說,今年遭遇到了數十年未遇的困難,極不尋常。4、5月份接連幾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鴿子蛋大小的冰雹對剛剛成形的小杏造成重創,產量銳減,壞果率激增。6月初蜜杏開始成熟,因為疫情影響,采摘客流也大幅下滑。接連的打擊,不僅讓蜜杏收購價格一落千丈,更面臨無人問津的巨大危機。記得那段日子,不少果農在村旁等候客商來收杏,卻是一天下來“掙不出個籃子錢”,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站在自家果園里偷偷抹淚。
給世界的21封信(陸)| 一封神秘的信
這的確是一封神秘的信!
給世界的21封信(柒)| 本初的美好
親愛的島城業主們:
展信佳!
在青島,無論此刻您身居萬科旗下的哪個社區,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許壺里正泡著茶,廚房里正燉著湯,窗外綠樹成蔭,夏蟬鳴叫,陽光正好……或者您正從喧囂的市區穿越到靜謐的家中,窗外視野寬闊,家中空氣清新,小區里的園林景觀,正在治愈這一天的疲憊。
時光限量,生活不限量。
千百年來,無論人們住在哪里,住什么樣的房子,家,對于國人的意義,從來不僅僅是一個門牌號,也不是一間房、一張床、一扇窗、一盞燈、一把椅子的排列組合。而建筑者的匠心筑造,也從來不僅是為了滿足居住,而是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能感受到家本初的美好。
給世界的21封信(捌)| 善待你一生
親愛的龍湖業主:
家,是個十分溫馨的字眼,它濃縮了世界上最深刻的情感,是每個人避風的港灣。每當想到“家”,人們便不再彷徨,內心充滿了安定的力量。在家的運轉的過程中,我們物業作為業主的貼心管家,幾乎天天與業主打交道。回望2020上半年那段特殊的時光,有很多話想和大家講。
今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出其來的疫情,讓居家成為常態。擔心出門購物有感染病毒的風險,但家里的蔬菜囤貨越來越少,讓不少業主在家里十分著急。考慮到這種情況,2月2日我們派專車前往壽光當地,拉回新鮮蔬菜,并連夜趕工分裝。為了保證蔬菜不被污染,從運輸到卸貨再到送貨上門,我們的工作人員全程配戴口罩及手套。送到業主家里,為了減少感染風險,我們并沒有敲業主家的門,只是放在門口,隨后物業管家以微信的形式傳達信息。這次活動中,我們共送出6000份48000斤蔬菜,累計金額18萬元。“物業真是想在了我們業主的前面!”看到您在業主群里的留言,我們心里暖暖的。
給世界的21封信(玖)| 真心換真心
親愛的島城業主們:
見字如面。
我是青島安信宜居驗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驗房師房旭良。兩年前開始與半島都市報結緣,開展了半島公益驗房欄目。兩年的時間里,我和半島走進了青島上百個小區。步履匆忙,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無暇靜下心來和業主們聊聊天,今天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和大家說說心里話。
驗房是最近幾年才被大家熟悉的領域,創業之初,我們也曾遇到過一段艱難的時光。由于對驗房的內容并不了解,很多業主并不會考慮到要在收房時進行驗房,也沒有“找問題”的意識,但收房前先驗房是必然趨勢。我一直堅信付出會換來回報,積累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事實證明這是對的。
給世界的21封信(拾)|致海參消費者
尊敬的消費者:
您好!值半島都市報創刊21周年到來之際,我們懷著感恩之心,感謝您一直以來對青島海參行業的支持和信任,祝您及家人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海參是我國目前海水養殖產業產值最大的品種,山東海參總產量全國第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于青島市民而言,海參是最具青島特色的特產之一。
老尹家海參作為青島最具代表性的海參品牌之一,從創立之日起始終致力于為島城市民及全國的消費者,提供放心的優質海參。作為全國海參協會副會長、青島市海洋漁業協會副會長、青島海參協會的執行會長、老尹家海參品牌創始人,同時,我也是海參國家標準的參與制定者。
近二十年來,我們始終以高標準自律,為消費者著想,堅持高標準的養殖、加工、生產規范,依托西海岸得天獨厚的養殖條件,建設了大規模的國家級海洋牧場。國家日前正在積極推動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而作為現代海洋牧場最初的推動者之一,加快打造“藍色糧倉”,助推海洋經濟發展,是老尹家海參的責任和使命。
給世界的21封信(拾壹)|即墨古城等您“回家”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見字如晤。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荊楚大疫,眾人皆足不出戶,天涯咫尺,你我難以再晤,甚悲。
九州一心,竭力抗疫,終得春暖花開山河無恙。再遇,雄姿英發,我心依舊。
穿過牌坊街、登上古城墻、步入文廟古縣衙,回廊曲折蜿蜒,墨園疊石飛瀑,似山水園林畫卷,又如唐詩宋詞意境,又見你暢游其中談笑人生。
這里,經典網紅打卡地,有匠心,有古風,有愛情,有度假,有鄉愁,更有美食、美酒、好物。
這里,即墨柳腔韻味十足、即墨榼子古樸自然、黃氏烙畫惟妙惟肖、大歐鳥籠精工細作……
給世界的21封信(拾貳)|青島明天會更好
尊敬的島城父老、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們:
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酷特智能的支持、信任和幫助。
過去的半年很不平靜,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
回首酷特智能25年來的發展,我們受益于互聯網工業的高速演進,受益于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受益于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幫助,更受益于全體酷特人的辛苦付出,以及背后無數支持信任酷特發展的親朋好友。
所以我們感恩于這個時代,感恩于這片熱土,感恩于我們的合作伙伴以及遍布全球數以萬計不同膚色的用戶,這一路,我們一起走了整整25年,雖然辛苦,但卻值得。
給世界的21封信(拾叁)|青島,我回來了
半島都市報:
與你初見,還是2001年,11歲的我,看見父親興奮地指著一張報紙,告訴我北京申奧成功了!那時懵懵懂懂的我,除了記住了2008北京奧運、青島奧帆賽這幾個令人激動的詞語,也記住了報紙上“半島都市報”幾個醒目的大字。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青島人,我也養成了每逢大事必看半島都市報的習慣。每年盛夏耀目全球的青島國際啤酒節,香港中路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大廈,青島奧帆賽的順利舉辦、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隆重召開,半島都市報見證了青島經濟騰飛、城市蓬勃發展的光輝歲月。
月是故鄉明。
19歲那年,我外出求學,自此,故鄉于我,只有冬夏,再無春秋。多年旅居在外的我,不記得有多少個深夜徘徊窗前,想念匯泉灣的落日,想念八大關的深秋,想念五四廣場的嬉鬧,也想念大街小巷的“哈啤酒、吃蛤蜊”。
有幸趕上民營經濟繁榮發展、互聯網行業井噴般增長的時代洪流,秉承著人生在世就要創造價值的初心,我和我的團隊一起,投身于創新創業的青春浪潮中。
給世界的21封信(拾肆)|致島城車主朋友們
親愛的島城車主朋友們:
大家好!我們是成達集團,一個致力于為島城車主提供專業服務的汽車銷售集團。
今年是《半島都市報》成立的第21年,成達集團也有幸成為《半島都市報》的同齡人,攜手共同走過了21年。
成達集團自1999年7月開始,從一家城市展廳發展成目前擁有五大品牌、涵蓋島城各個區域的15家4S店、承蒙近百萬車主信任與厚愛的集團公司。
青島成達是島城第一家品牌專營店,那時候國內汽車“品牌專營”的概念還比較模糊,而“服務”的理念也處在一個雛形階段。我們把“賓至如歸、服務至上”當做我們的服務標準,從客戶邁進店內的第一步開始,環境的溫馨整潔、服務人員的禮貌周到、服務流程的細致順暢搭建成了我們的標準。認真了解客戶需求,幫助客戶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在用車過程中提供專業的、準確的操作指導。一年又一年,在時間不停歇的更迭中,成達人也從成長中逐步積累下自己獨有的服務意識和服務體系。從“賣一輛車,交一個朋友”到“以專業、高效體現優質服務”,如今,成達的服務不再從客戶踏進門的第一步開始,而是從其有買車的想法開始,沒有結束之時。
給世界的21封信(拾伍)|致快遞外賣小哥
親愛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們:
你們好!首先向你們真誠地道一句:你們辛苦了!
今年正月初六,年都過完了,孩子們也沒回去上班,新聞里的數字每天漲,口罩買不到,街上空蕩蕩的。門可以不出,飯不能不吃,買菜是個大問題。兒子教我用手機買菜,“云”逛菜市場,選菜、下單、付款,我就在家里等你們來敲門。
有一次我問一個送菜小哥:“你們是怎么工作的?”他把他拍的工作照和視頻給我看,我看到好多小哥在超市里揀貨,我要的西紅柿,你們一個一個地幫我挑最新鮮的,我很感動。在當時不能出門的時候,你們送來的不僅是生活所需,更是一份踏實,讓老百姓的生活井井有條。
給世界的21封信(拾陸)|致電商主播
親愛的主播們:
你們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青島海信廣場HR赫蓮娜專柜的齊曉彤,很高興認識你們!說來也突然,在這個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許久沒寫信的我,選擇用寫信這種方式來與你們交流。
我2013年8月來到赫蓮娜工作,到今年剛好是7年,這7年來我一直在實體店工作。而在今年,隨著疫情的出現,線下購物需求全都轉移到了線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所在的海信廣場開啟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直播帶貨”,每個品牌自己挑人上場,我們品牌選中了我,而這場直播也改變了我的職業生涯。
給世界的21封信(拾柒)|致抗疫一線員工
親愛的員工朋友們:
大家好!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絕大多數人不得不選擇“居家”抗疫。而你們,為了守護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卻與萬千醫護人員一樣,選擇了逆行而上。我知道你們不是天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而是知道“敢于逆風而行,才能向陽而生”。大家紛紛放棄休假,緊急返回工作崗位,投入到抗疫情保供應的工作之中。當時正值春節假期,大部分供貨商、市場以及產地都處在休假狀態,想聯系到貨源太難了。為了搶貨源保供應,你們聯系溝通各種渠道,四處奔波,24小時蹲守,奮戰在商業服務一線……你們迎難而上的同時,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你們,并肅然起敬。
給世界的21封信(拾捌)|致島城小微企業
親愛的小微企業:
大家好!
2020年,我們攜手同行,走過了一段不同尋常的路。我們看到你們因疫情按下發展的“暫停鍵”,卻憑著一身韌性與勇氣執著前行;我們看到你們既抓疫情防控又抓復工復產,彰顯小微企業的責任擔當,書寫逆流而上的精彩故事。
我們看到一家專業從事農業機器人技術研發的高科技小微企業,得知轄內對用于醫療場景的無人駕駛消毒機器人有緊急需求后,公司工作人員主動請纓,即刻召集技術人員研發改裝機器人,你們說“小行動匯聚打贏疫情阻擊戰大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各方聯手,眾志成城,一定會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然而因銀行開戶手續不全、首次貸款手續繁瑣等種種原因,開立投資專戶、獲得銀行貸款困難重重。
餐飲行業是受疫情沖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在梳理摸排中,我們到訪一家以快餐、酒店經營、配餐為主要業務的餐飲公司,看到每一位員工都在為復工復產全力以赴,為民生保障盡己所能。而咬緊牙關的老板卻悄悄告訴我們,他正在為即將到期的貸款犯難。然而,不管多難,為了這些與他同甘共苦的員工們,他都要撐下去。
給世界的21封信(拾玖)|致我敬愛的老師
親愛的張老師:
您好。
高中三年時光轉瞬即逝,曾經懵懂無知的我體會到時光如白駒過隙。回首往昔,高一的青澀、高二的活潑與高三的穩重成為點綴在人生旅途中的顆顆明珠,燦爛奪目,光芒長存;“明德學禮,畢敬畢恭”的班訓已深深地刻在每一位三班同學的心中,時刻引領我們人生的征途。
還記得高二下剛開始進行一輪復習時,每一位任課老師都反反復復強調高三學習的艱苦。當時的我還未對高三有明確的認識,只是從老師口中了解到學長們一個個震人心肺的逐夢故事。高二下的期末家長會,您讓我在家長與學生們面前做演講“為什么選我上清北”,自此便從內心激起了對清華北大的期許,也暗暗下了決心。
給世界的21封信(貳拾)|致青島的救治團隊
尊敬的醫生朋友
您們好!
青島就是我的重生地。山東人厚道好客,做事規范認真,青島的醫療團隊專業專注、規范有序,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足夠的經驗,是他們讓我劫后重生。想起1月份的經歷就像做夢一樣,我像往常一樣回武漢陪家人過了周末,沒想到差點有去無回。從武漢回到日照后,我開始有肌肉疼痛、發燒、咳嗽等癥狀,當時知道武漢有這個病,出現這些癥狀后,我就覺得壞了,這下可能躲不過去了。為了能讓自己得到好的治療,我從網上查了各種信息,得知青大附院醫療水平高,在這方便有經驗,為了盡可能少接觸人,我自己租了一輛救護車。
我果然沒有選錯醫院,護士警惕性很高,反應很快,立即把我分診到感染科發熱門診,后來醫生問診后又把我帶到隔離區進行觀察治療,確診后,醫院安排了經過抗擊甲流整套培訓的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專門給我治療。治療過程讓我終生難忘,有一段時間病情惡化,我特別焦慮,一方面擔心遠在武漢的家人;另一方面,年邁的父母從陜西老家趕到青島照顧我,我覺得愧疚。
給世界的21封信(貳拾壹)|致全市抗疫英雄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你們好!
庚子年的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屈子故土并向大江南北蔓延,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黨中央一聲令下,危急時刻,一隊隊馳援武漢、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不懼風險,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一身天使白演繹了大醫精誠的“奮斗精神”!“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別怕,有我在!”堅定有力的話語,給絕望中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有逆行的無畏,也有堅守的英勇。
作為省級、市級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院,青島市胸科醫院肩負著青島、日照兩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救治重任。疫情發生以來,全院職工牢記“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使命,從寒冬到盛夏,一直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