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半島都市報將迎來21歲生日。我們特別策劃“世界的21封信”活動,用最傳統的方式記錄時代、感恩生活,受到各行各界熱烈響應。8月7日,半島都市報推出“全力以復——給世界的21封信”紀念...
直播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逾七成從業者月收入不過萬元
半島記者 陳源
進入2020年,5G時代+疫情背景下的“宅經濟”使得直播電商異軍突起,線上直播、網紅帶貨成為眾多行業新的銷售方式,踏上風口的直播帶貨浪潮迭起,聚光燈下光鮮的外表,不斷吸引著追隨者。
電商進入直播時代
收入兩極分化明顯
直播行業從最初的素人、草根和專職主播,到藝人、明星紛紛擁入,如今,還有眾多上市公司的老板走下“神壇”,走進直播間。在這些人的影響下,青島也出現了不少專職主播。他們年齡大多在20歲至40歲,形象較好,多是模特或播音員出身,活躍于各大品牌的直播間。通常,他們是與品牌方搭檔進行直播,以活躍氣氛為主,具體產品信息則由品牌方來敘述,他們更像是懂得直播互動的主持人。
不少主播都表示,是受到薇雅、李佳琦這樣主播的鼓舞才加入這行,但是,現實難逃辛酸。相關報告顯示,直播行業收入兩極分化嚴重,逾七成從業者月收入不過萬元,44.3%的主播坦言,團隊僅有自己一人。疫情之后,網紅主播帶貨的競爭更加殘酷。青島網紅主播的收入大都是按場次和直播時間計算,每場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不愿意放棄這幾十萬分之一、甚至比這更小的成名可能,努力擠入直播這個行業。
據了解,青島網紅主播通常的工作狀態是每周一到兩場、每場直播三四個小時,偶爾有專場要連續直播6個小時以上,考慮到用戶的觀看習慣,大部分直播都是在晚上7點之后進行,所以,很多主播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雖然每個主播都想成功,也有很多人非常努力,但不可忽視的是,運氣很重要。當然,主播之間的競爭對品牌來說并沒有多大影響,誰更能帶貨、更能有轉化率,誰就更能獲得品牌的青睞。
傳統行業紛紛轉型
直播或成為行業標配
2020年,不少傳統行業的從業者也紛紛進入帶貨直播這個行業。他們做直播的目的并不是要分專職主播流量的一杯羹,而是為了努力追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探索更多的銷售可能。
青島本土珠寶品牌雪來珠寶,也在今年開啟了直播的先河。雪來珠寶的邵經理說,因為疫情,今年雪來珠寶也開始嘗試線上直播。剛開始遇到的大部分是技術上的問題,比如商品上架、與消費者互動、直播角度、燈光等問題,但因為在珠寶專業知識方面,自己是內行,他們就盡可能用專業知識來彌補這些技術問題。邵經理說,線上直播帶給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但她也表示,很多消費者在購買價格昂貴的、比如有收藏價值、可傳世的珠寶的時候,更多的是在線下走進實體店,進行面對面的了解。目前在珠寶行業,這點還是線上直播帶貨無法替代的。
現在,像雪來珠寶這樣的珠寶行業從業人員轉型做直播的不在少數,而更多的轉型直播從業者還是來自于商場中化妝品、快銷品等行業。
直播帶貨受法律限制
消費者取證后可進行維權
今年5月份,人社部曾擬對職業工種進行調整,增加了10個新職業和8個新工種,其中,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就是為了讓帶貨主播有正式的“身份”。而在一個月后,李佳琦又因為“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而上了熱搜,這無疑為很多在這個行業打拼的年輕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直播行業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但也同樣遭受著質疑。在利益面前,誠信缺失往往導致網紅產品常有包括夸大宣傳、缺乏售后服務等問題,直播間里買到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與買家協商無果后,消費者不知如何申訴。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的單正國律師說,直播帶貨是受法律限制的,《廣告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條款都制約著直播帶貨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比如虛假宣傳和產品質量問題。有些主播為了業績對商品進行不實宣傳,是破壞了法律的基本原則,違反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需要做的第一就是取證,第二是找行政機關和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維權。網紅主播來了又走,但以流量換收入的模式永遠不會終止。而我們也希望這些“新事物”可以越來越規范,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益處遠遠大于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