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2021|高新區:項目引進變“并聯” 企業有事找“網格”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通訊員 尚萌萌
辭舊迎新開盛會,追夢路上謀新篇。子鼠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位列2021年重點任務首位。眼下,青島市兩會即將開幕,“科技”“創新”亦將成為重要關鍵詞。作為青島市科技引領城建設主力軍,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20〕7號)》精神,加快推進流程再造、強化科技型企業培育、持續改善科技服務,努力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加快流程再造
提升服務效率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今年的青島市兩會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盛會,將為高新區一年的工作指明方向、作出部署。青島高新區將圍繞貫徹落實兩會精神,聚焦‘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目標,著力創新思路舉措,推動創新要素聚合裂變,真正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創業城市和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作出應有貢獻。”青島高新區管委主任、工委副書記李鴻雁表示。
青島,擁有著先天的“創新基因”。在《中國共產黨青島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創新”一詞被頻繁提及27次。進入“十四五”關鍵時期,站在時代的新風口,如何進一步發揮出國家級高新區應有的開放優勢和創新優勢?青島高新區以聚焦流程再造精準答題。
近日,招商蛇口·青島網谷辦理完成了入駐企業的第30個載體預售資格證明批文。“短短幾個月已經辦理了30個批文,辦理過程簡單又快速,此后企業就能辦理產權證,盡快實現正常經營,大家對審批效率感到很滿意。”招商蛇口·青島網谷運營總監趙希龍說。
不到一年前,趙希龍還在為批文辦理發愁。體制機制改革之前,由于需要聯審,普遍存在耗時長、環節多、規范不統一和證明要件繁雜等問題,聯審效率不高成為項目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機構改革后,青島高新區大刀闊斧進行項目入駐流程再造,研究發布《關于對產業載體入駐項目實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變項目入駐聯審制為備案管理,將工作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向各載體發布載體預售資格證明明白紙和操作流程,目前已經為9個產業載體132家企業辦理了入駐項目備案。
“流程再造使載體項目引進工作推進由‘串聯’變‘并聯’,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圍繞扶持精準化、政策陽光化、思維平臺化、服務市場化原則,集中精力做好項目管理、科技服務等方面的流程再造,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以一流營商環境及科創生態助力企業集中精力謀發展、全心全意搞創新。”青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優化創新生態
推動區域發展
2923.2萬元,是青島高新區2019年度科技類創新創業獎勵資金數額,40余家區內重點科技型企業受惠。
“獎勵已經入賬了,主要包括研發費加計扣除和專利授權補助兩部分,我們將把專利授權補助用于獎勵發明人和開展其他知識產權工作。”青島思銳科技有限公司是40余家企業之一,知識管理主管楊帆說,這不僅調動了發明人的積極性,也有助于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持續主攻“卡脖子”難題。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除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推動創新發展還需更多關注優化創新生態。經過“頭腦風暴”,青島高新區頻頻碰撞出實招硬招新招: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開展高企精準培育、整合多方優質要素打造企業融資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破冰計劃助力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及交易雙高地建設……這些舉措在直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使企業家花更少的時間、跑更少的路、用更小的成本辦成更多的事。
圍繞一流創新創業生態,集成科技創新全要素扶持企業創新發展,更多企業在青島高新區“開花結果”。2020年,3家企業入選2020青島高企上市潛力10強榜單,另有2家高新區投資企業入選,高新區培育、投資企業占到全市一半;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新建類市級技術創新中心認定數量占全市約1/5;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島賽區報名數、晉級數穩居全市第一,且在全市占比均在20%以上。
在企業上市層面,2020年8月,隨著鑼聲敲響,高測股份順利在科創板上市,此外多家企業正加緊籌備,12家企業入選高企上市培育入庫企業,數量占全市1/5,中科英泰、易邦生物2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首批科創板上市培育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同樣是重中之重,青島高新區成立高企工作專班,一年內完成2630家企業篩查,篩選高企儲備種子企業458家,預計今年高企總量達到330家,增長17%。新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35家,預計全年達到450家,增長86%。
首創企業網格
優化營商環境
倡導“尊重企業、愛護企業”的文化,營造“有求必應、無需不擾”的尊商重商氛圍,深入每一個企業“神經末梢”至關重要。為了更好聚焦主責主業,迅速回應企業訴求,自青島市功能區改革后,青島高新區在青島市首創企業網格化服務機制,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企業網格服務員已先后參加了有關安全生產、稅收、行政審批、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商法、消防安全、科技統計填報和財政金融等專項業務培訓會。“我們之所以拿大量時間、大量精力組織網格員業務培訓,就是為了全面提升網格員業務素養,以全能型的網格服務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一體化、‘店小二’式貼心服務”。青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指出。
青島高新區建立了“網格員—部門—管委”三級服務體系,將1200余家重點企業和載體納入24個網格,采用“1+3”模式(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和3名網管員),選派83名素質高、業務強的年輕干部擔任專職網格員,承擔企業服務、安全生產、數據統計、疫情防控、市容市貌等職責。
“有事就找網格,小事不出網格。我們對企業反映的問題1個工作日回應、一般問題5個工作日辦結、特殊問題10個工作日完成。”青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還將上線啟用“企業網格化服務平臺”App,對企業訴求提供“一站式云服務”,確保“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目前已累計解決企業融資、政策兌現、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問題350余個,整改安全隱患2300余項,網格服務已經成為高新區服務企業的“新名片”。
從企業家的“獲得感”出發,去年以來,青島高新區“喬木”參天、“灌木”茁壯、“小草”蔥郁的發展生態環境日益形成。2020年,高新區作為全省唯一開發區、全市唯一單位獲國務院“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雙創示范基地”督查激勵,也是全國僅有的15家獲得國務院激勵的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在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中排名第13位、列全省第一。
“我們將進一步找準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和‘堵點’,系統梳理、分類施策,精準回應企業需求和關切,不斷優化提升政府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打造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政策支撐環境,不斷增強區域發展的創造力、吸引力和競爭力。”青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