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說教 | 創意期末評語 細微處見教育情懷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菊
“書為侶,趕流光,字如其人,筆筆有質量。偶爾生氣不生事,笑寫臉龐,善思競芬芳。”乍一看,這種古色古香的詞句應該是出自古代文豪的手中,其實這句詞出自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夏光清老師之手,而這竟然是他給孩子們寫的期末評語。恰逢期末季,這種個性化的期末評語,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南京日報)
馬上就要迎來寒假,放假前老師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素質報告手冊上給學生寫評語。別看這工作“年年歲歲花相似”,其實卻是“歲歲年年人不同”,如何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成長情況寫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評語,考驗著老師們的智慧。
在許多成年人的記憶中,小時候得到的期末評語大多是“該生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之類,每個人相差無幾。如今,個性化的評語越來越常見。無論是文采飛揚的詩詞評語,還是別有“心機”的化學方程式評語,抑或是讓人會心一笑的漫畫評語,都飽含著老師對孩子們的愛和用心。要知道,這樣與眾不同的評語寫一條、兩條可能難度不大,但是要為整個班級的學生每人都量身定制一條,那就需要費很大一番工夫。
正如夏光清老師所言,“現在大多的期末評語都是用敘述性的語言來寫的,細節關注不夠,有一些句子完全可以嵌套到另一個同學的身上,顯得很乏味,既無法讓孩子重視,也無法喚醒家長對教育的熱情”,為此,他每學期都會用表格記錄下各個孩子的高光時刻,通過這種個性化的評語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長處,認識到孩子和老師的付出。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一句名言近年來廣為流傳,“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期末評語雖短小,卻是老師和學生、家長的一次心靈溝通。一條條獨特而用心的評語,必定能夠傳遞老師的教育情懷,喚醒學生內心的成長動力。當孩子們拿到老師為自己精心定制的評語,他們的臉上一定會流露出欣喜,他們的內心也會被這份溫情所打動。
師德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不要小看幾句話的力量,正是在這樣的細微之處,教育悄然發生。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丨“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丨“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 第1落點·長圖丨習近平總書記的海洋情懷
- 學習手記|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讀懂“兩山”理念的天下情懷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 時政微視頻丨大食物觀里的人民情懷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 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