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兩會好聲音 | 住青全國人大代表郭銳:打破技能人才成長“天花板”

2021-03-09 19:31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79514)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肖玲玲 李曉哲

自2018年首次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了全國“兩會”,住青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鉗工首席技師、中車首席技能專家郭銳帶上會的建議,都少不了對技能人才的關注,今年亦是不例外。

郭銳

作為“第一代高鐵工人”,郭銳出生在一個鐵路世家,他的祖輩、父輩都是鐵路工人,他自己也見證了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歷程,并親身參與了從“綠皮車”到“和諧號”的轉型,再到“復興號” 的飛躍。進廠二十多年,從學徒工到一名合格的工人,到高級技師,再到今天的首席技師,身為一線工人的郭銳實現了華麗轉身。曾經面對多個轉崗的機會,但郭銳始終選擇留在他熱愛的生產一線,并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積極建言獻策,傳遞一線工人心聲。今年的兩會,郭銳帶來了《關于加強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和《關于加強新時代班組建設的建議》。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高技能人才體系建設

“高技能人才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革新和創新成果轉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郭銳表示,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觀念、企業性質、技術工人身份、體制和機制等不同,很多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的創新、創造、先進技法、操作經驗等認識存在一定片面性。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針對方案,雖然國家推行了一系列針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和保障機制,但在各省市、各企業落實效果不盡相同,反差較大。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尊重技能人才、關愛技能人才,政策上支持技能人才,制度上保障技能人才,合理使用高技能人才,發揮高技能人才引領作用,是推進企業走向高質量發展、走上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這些課題一直是大家討論、調研、熱議的話題,也是各省市、各企業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具體體現。”

就如何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郭銳建議,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體系建設。“通過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根據企業性質及不同行業特點,分別制定不同等級技術工人評價體系,完善技能人才的培訓評價、職級晉升、業績考評、激勵導向、職級薪資、榮譽授予等機制。”同時,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技能文化,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圍,讓高技能人才在社會中得到應有的尊重,讓“技能大師”、“大國工匠”、“技能專家”成為人才體系中認同的價值追求。

企業自主評聘,打破技能等級天花板

同時,郭銳建議建立企業高技能人才自主評聘體系,打破現有技能等級的天花板。

一方面,指導企業為技能人才搭建成長通道。在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五個等級的基礎上,由企業、行業自行建立技能等級晉升評聘機制。如設立首席技能專家、資深技能專家、技能專家等,評聘過程中采用以業績貢獻、創新成果、帶徒培養、綜合技能水平等為指標的評價依據,形成企業技能人才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奔有空間的良性機制。

同時,指導企業為技能人才搭建平臺。通過開展創新攻關、解決難題、培訓帶徒等活動,在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方面創造條件并給予支持,讓少部分技能領軍人才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為企業新技術探索、新產品試制、經驗技法提煉、人才培養等工作中來。

另外,指導企業制定技能人才分配制度。針對企業認同的技能領軍人才,落實技能領軍人才相關待遇和薪資制度,探索實行專家津貼制度或獎補政策、年度獎勵工資等,讓技能領軍人才享受到令人羨慕的薪資待遇。

四是指導企業推行技能人才創新成果激勵。設立年度技能革新獎、技術革新獎、創新攻關獎,成果轉化獎等,鼓勵企業技能人才培育出更多創新成果,并給予一次性獎勵。

支持企業院校建立人才合作共享機制

加強企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技能培訓必不可少。郭銳建議,應多維度開展培訓,提升技能員工職業技能水平和綜合能力。

堅持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人才合作共享機制,建設一支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能專家隊伍(兼職教師),共同培養企業急需各類人才。強化企業理論、實訓基地建設。發揮企業技能領軍人才“傳、幫、帶”作用,開展大師講堂、工匠講堂、專家講堂等授課活動,開展名師帶徒、難題攻關、專業技能提升、焊匠訓練營等技能培訓,為技能人員提供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培訓基地。建立技能人員培訓數據檔案。建立技能人員培訓評價制度,根據員工崗位作業要求及工作實際,加強專業技能水平提升培訓,實現技能提升培訓與崗位勝任能力精準對接。

與此同時,搭建社會公共平臺,促進技能交流與人才共享。創建技能交流示范基地。根據重點行業產業鏈分布,鼓勵各地市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綜合類技能競賽實訓基地。通過技術交流、培訓授課、技能展示、技能提升等形式,推動技術工藝不斷進步。打造綜合性職工創新平臺。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職業技能線上培訓、職工創新成果評選、創新成果推廣,為各種個性化的技能培訓、技能創新提供技術支持,推進職工創新成果轉化及應用。

建議國家層面出臺新時代班組建設指導意見

談到《關于加強新時代班組建設的建議》,郭銳表示,班組是企業中的基本作業單位,是企業內部最基層的勞動和管理組織。我國先后有馬恒昌小組、趙夢桃小組、郝建秀小組、王濤班、王海班等多個優秀班組享譽全國,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職工、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國務院國資委在2009年出臺《關于加強中央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中華全國總工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在2010年印發《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關于加強班組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指導班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時隔11年,新時代下班組建設和發展面臨著很多新問題、新思路、新挑戰,亟需與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相適應。新時代下班組建設和發展,對于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都有著更加重要的時代意義和深遠意義。

“為此,我建議國家層面出臺新時代班組建設指導意見,加強新時代班組建設,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郭銳表示,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圍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同時制定出臺新時代班組建設具體指導意見。一方面可參考我國歷史優秀班組建設相關經驗及政策文件,另一方面按照新時代新發展要求,全面研究新時代班組建設所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為新時代班組建設發展指明方向。

郭銳表示,班組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的沃土,推動班組建設就是助推強企戰略、強國戰略。全面策劃新時代班組建設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格局,增加國家層面的優秀班組、創新團隊等榮譽表彰數量和稱號命名,讓優秀班組、創新團隊和大國工匠、全國勞模成為新時代最強音。

新時代班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意見,省市行政等部門積極落實,廣泛宣傳,為各個層面的班組品牌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做出示范。”郭銳舉例說,如“2021年度全國100個最具影響力優秀班組”、“2021年度全國100個最具影響力創新團隊”等,讓全社會營造優秀班組品牌的良好氛圍,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