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追尋初心 膠東印記丨玲瓏金礦 13萬兩黃金送延安!周恩來朱德點贊護金英雄 紅色基因源遠流長

2021-04-24 06:59 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閱讀 (184009) 掃描到手機

當年的金礦舊址如今已成為紅色教育基地。 

講解員正在介紹當年的人物事跡。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劉延珉 王洪智 楊冰

巍巍玲瓏山,漫漫黃金脈。在膠東大地的偉大紅色事業畫卷中,玲瓏金礦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里有亙古綿長的采金史,也有波瀾壯闊的斗爭史,玲瓏人在黨的領導下,十三萬兩黃金送延安,支持黨的建設與抗日戰爭,把紅色基因注入到血脈之中,化作不屈的“玲瓏精神”,直到今天,這種精神仍鼓舞著人們前行。熱血奮斗,金石為開,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走近煙臺招遠的玲瓏金礦,領略中國黃金史上最為壯麗的紅色史篇。

收購黃金遭出賣

他被日軍一刀刀刺死

百年前的膠東大地,陰霾籠罩大地。隨著嘉興南湖上一艘畫舫的起航,一道曙光出現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面前。革命火種自此在膠東大地點燃,星星之火迅速呈現燎原之勢。從1921年開始,各級黨組織領導玲瓏兒女相繼開展紅色革命事業。1938年,劉汝英任中共招遠縣委第一縣委書記,玲瓏金礦的黨組織設置在了后地村。

“位于煙臺招遠的玲瓏金礦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采金活動。但自1900年開始,德美日帝國主義接踵而來,他們亂采亂掘競相掠奪黃金資源。”在山東黃金玲瓏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李雪聲情并茂地向記者介紹到。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半島全媒體記者見到了日本侵略者繪制的礦脈圖,這充分表明,日本人在對玲瓏金礦侵略之前就已經對這里做了詳細的調查了解。

“寧失招遠城,勿失玲瓏礦。”當年日寇的這句叫囂,足以顯示他們對玲瓏金礦黃金資源的重視程度。為了從敵人的手中奪回黃金,各級黨組織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反掠奪斗爭。第一種是通過秘密創辦金礦,把一些分散的礦點租賃給老百姓經營,成立多種所有制的采金組織來直接控制金礦,組織礦工采金。第二種是伏擊敵人的運金車隊,武裝奪取黃金。膠東黃金工作委員會組織地方武裝,襲擊礦區。第三種就是組織礦工罷工,秘密收金。說起這段歷史,不得不提購金英雄呂品三的故事。當時收購黃金的風險是非常大的,1943年的時候,日軍接到我方內奸的密報,將呂品三抓捕,并對他進行嚴刑逼供,讓他交代出上下級的黨組織的情況,但是呂品三只字不提,敵人惱羞成怒,把他裝進麻袋里,用刺刀一刀一刀把他刺死。2004年,呂品三的家人在修繕老屋的時候,無意間從高處的墻縫里找到了一張破損發黃的紙片,就是呂品三烈士為黨秘密籌集黃金英勇獻身的證據,原件現存于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

13萬兩黃金支援黨中央

周恩來朱德贊護金英雄

據《煙臺文史資料》記載,1939年冬,中共膠東區委書記王文特地交給膠東區職工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蘇繼光一項任務:到招遠籌集黃金。蘇繼光化裝成礦工混入蠶莊金礦礦工隊伍,并慢慢變成礦工們的主心骨,成為“深深地鉆進金礦的釘子”。蘇繼光偽裝成一名國民黨官員,贏得當地最大的一名礦主的信任,利用礦主私藏的幾十條槍,組建起8支工人護礦隊,最終將國民黨部隊趕出礦區。

“當時保衛我們玲瓏金礦的有三支隊伍,分別是玲瓏護礦隊、玲瓏武工隊、玲瓏敵工站,大家可以從展柜上看到我們的武工隊政委劉香芝、敵工站站長梁一民同志曾經獲得的獎章,這些獎章分別是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時期所獲得的。我們通過這幅圖可以看到當時的運金路線,1941年八路軍運送黃金主要走濱海通道,1942年之后,為了躲避日軍的襲擊,改走渤海走廊。”講解員李雪介紹,1943年時任山東采金分局書記的朱瑞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他去延安參加黨的七大,就隨身攜帶黃金送往延安。原膠東軍區參謀長賈若瑜,在1940年的時候組織了兩個營一次運送了3萬多兩黃金。

“在抗日戰爭時期,玲瓏金礦及膠東根據地軍民為黨中央籌集、輸送了13萬兩黃金。周恩來以及朱德得知此事后贊嘆不已,并邀請護金英雄們到延安見見面。那么我們所說的十三萬兩黃金意味著什么呢?山東大學歷史學院的教授為我們解讀:與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財政收入相比,1943年,山東革命根據地財政收入折合為黃金約為47007兩,約為輸送到延安的黃金的36.2%。與陜甘寧邊區財政收入比較,約為陜甘寧邊區1943年財政收入的7倍,折合成糧食在當時約可以購買5.99億斤的小米,6.5億斤的高粱,4.99億斤的小麥。”講解員李雪說。在當時日偽嚴重破壞、奸商倒賣的情況下,黃金礦工能夠籌集十三萬兩黃金,充分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

紅色基因源遠流長

玲瓏力量屢譜新篇

1945年8月15日,中國共產黨率領玲瓏人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回玲瓏金礦后,由膠東行署北海采礦辦事處接管,在1945年9月的時候就成立了玲瓏礦務局,玲瓏金礦于9月10號就恢復了生產,當時不僅僅是生產黃金,還生產銀、銅、硫酸、硝酸等軍工用品支援全國解放。“當時我們的工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設備物資和人員全部撤離到了玲瓏附近的村子里,當時工人安上了石磨溜板堅持我們的黃金生產,機修部的職工帶上了簡單的工具組成了戰時軍械修理所,不僅為部隊修理槍械,還生產了一批手榴彈、地雷支援前線。”李雪介紹。

玲瓏金礦有波瀾壯闊的斗爭史,更有敢為人先的創業史、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改革史和創新史。1962年至1967年是玲瓏金礦的艱苦創業時期。1962年7月1日,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招遠縣建華、勝華金礦合并組建招遠金礦。自組建以來,玲瓏兒女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沿著革命前輩的光輝足跡,牢記家國使命,勇當強企重任。發展中的玲瓏金礦敢于擔當,勇挑家國重任,在上級的指示下先后籌建日后蜚聲海內外的焦家礦區、三山島礦區,為山東黃金膠東世界級黃金產業群的形成奠定基礎。

科技和管理的進步使玲瓏金礦的生產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于1988年12月成為我國黃金行業率先累計生產黃金100萬兩的單體礦山,至1998年黃金產量連續23年雄居全國礦山之首。1988年到2016年是紅色玲瓏的砥礪奮進時期。面對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的困難和壓力,玲瓏人艱苦奮斗,進行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抓住資源“牛鼻子”、推行三個“不等式”、擴產提能等一系列改革,繼1988年實現產金100萬兩之后,用時18年于2006年累計產金200萬兩,用時10年于2016年累計產金300萬兩,雄居全國黃金單體礦山之首。奮進的征程中,玲瓏金礦獲得了多項榮譽。1990年晉升為檔案管理國家一級企業和國家一級計量單位,199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就在前不久,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山東電視臺隆重推出《密送黃金》特別節目,通過重走“虎口奪金”之路,重溫“密送黃金”之舉。巍巍玲瓏山,熠熠向黨心。膠東軍民熱愛祖國的革命信念,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必將穿越歷史,激勵人們再譜膠東雄壯新篇。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