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半島政前方丨城市底氣!“金花”常開 與青島相互成全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奧秘

2021-11-21 21:41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41112)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崔璞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對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質量至關重要。創新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產業變革與重構中勇立潮頭,青島制造基業長青。

品牌是青島制造業最具特色的軟資源,從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到品牌經濟、品牌城市,青島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逐步構筑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提高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成就了青島“品牌之都”的美譽。

青島以“金花”聲名遠揚,“金花”因青島常開不敗。

相互成全,彼此成就,這是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奧秘。

“金花”,不僅是青島品牌的宣言,更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代表。它們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引領者,是創新創業的獨角獸,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青島金花對城市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自身產值和稅收,而是更多體現為裂變價值,表現在對產業鏈下上游的拉動、人才的培養、新技術的孵化、資金的匯聚等。

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下線。

金花之路

這座海濱城市,以“青島金花”之名開辟青島優秀制造品牌培育之路。

“上青天”時代之后,青島工業痛下決心重振輝煌。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青島抓住經濟轉軌的歷史機遇,在全國率先實施名牌帶動戰略。1984年,青島市制定《1984~1990年重點產品發展規劃》,確定了海爾冰箱、海信彩電、雙星運動鞋以及青島啤酒等57種青島優勢產品為重點發展產品。

1989年3月,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工業系統開展爭創“青島金花”活動(始稱“新花”)。雞牌味精、青島啤酒、金鹿自行車、嶗山可樂、金錨手表成為青島最早的“五朵金花”。年內另有11種產品獲得“青島金花”稱號:青食牌特制鈣奶餅干,即墨牌即墨老酒,琴島—利勃海爾BCD-220型電冰箱,青島牌6型135自動曝光照像機,得貝牌BCD-274立式電冰柜,金鹿—海德曼自行車,琴島CPB36-35雙桶洗衣機,青島牌SR5108彩色電視機,金羊牌膠粘男皮鞋,金菱牌86-1-88型組合柜,青空牌KFR-50GW分體式房間空調器。

1990年開始在全市工業系統全面開展爭創“青島金花”。1990年8月,共評出20種產品為“青島金花”產品。1992年,全市有78種產品獲得國家質量獎,1100多種產品獲得部、省、市優質產品稱號,46種產品獲得“青島金花”產品稱號。

人們常常提及的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這“五朵金花”,就是來自于此,至今仍是青島制造的“金字招牌”和城市驕傲。

企業是產業的主體,企業強,則產業強。

如今,在青島不少先進制造也無愧“金花”稱號,青島乃至全球一朵靚麗的“高鐵之花”叫中車四方,生產制造著“大國重器”,昔日這里生產出了新中國第一臺機車,現在已能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動車。一個世界級的“動車小鎮”正全面崛起在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

位于嶗山區的特銳德是青島近年來新興產業風生水起的一個縮影,“300001”中國創業板第一股是四新經濟的領軍企業,變配電設備國內領先,孵化出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充電平臺,搶得市場先機。

還有“互聯網工業之花”青島紅領集團,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現代工業,通過不斷創新引領著新一輪的產業變革和結構重組。

海灣化學,青島高端化工的代表;青特集團,全球高端商用車戴姆勒的國內供應商,為全球最先進的商用車提供車橋橋殼……

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獨角獸;聚好看,互聯網電視運營獨角獸;酷特智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青島因海而生,因海而興,發展海洋產業得天獨厚。全國30%的海洋科研機構、50%的海洋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在這里聚集。行業頂尖級企業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憑借科技創新在海藻產業中開辟出新天地。志在打造海洋生物制藥的黃海制藥等企業,也都搶先乘上了藍色經濟大潮的航母。

恰逢其時

如何產業迭代,引領時代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傳統產業孕育“新金花”的過程,也是青島制造動能轉換、騰籠換鳥的過程。

培育新一代“青島金花”,既是千呼萬喚,更是恰逢其時。

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公布的2020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名單中,中車四方股份等全市42家企業入選。其中,制造業企業20家,服務業10家,農業12家。2021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的公開遴選開始,經過企業申報、區市工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推選出31家制造業類培育企業(生產資料類14家、消費品和新興產業類17家),擬作為2021年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對象。

據相關數據,2020年,全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制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組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近1.5萬項,新增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94項,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樣車下線,集成電路制造填補省內“缺芯”空白。

2020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24.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589.3億元,利潤總額531.6億元,均居全省首位。三度獲評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2020年,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10.8%和55.5%,分別比2015年提高2.7個和11.3個百分點。“7+N”重點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高端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船舶海工裝備等7個高端新興產業,以及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高端化工等N個傳統支柱產業)強勢崛起,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8.6%,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5.5%,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今年前三季度,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兩年平均增長8.0%。多數行業和產品保持增長。分行業看,35個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同比實現增長,20個行業增速超過全市平均;分產品看,319種工業主要產品中有242種產品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超七成。工業升級態勢明顯,高技術制造業引領作用凸顯。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快于規模以上工業6.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8.1%。新興動能持續增強,制造業投資持續發力。

今年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23.8%,拉動投資增長7.3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達66.7%。“四新”經濟投資穩步增強。前三季度,“四新”經濟在建項目3610個,同比增加450個。“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14.2%,比上半年提升1.6個百分點;占全市投資比重為50.8%,提升0.9個百分點。

強市之基

發展是為了人民,發展要讓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

制造業是青島立市之本、強市之基。

“十四五”時期是青島全面開啟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也是青島制造業乘勢而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五年。

“十四五”時期,國內外發展環境復雜多變,全球制造業發展版圖面臨深度調整,產業鏈和供應鏈格局快速重組,制造業發展動力、生產模式、要素配置等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這既為青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新機遇,同時也帶來極為嚴峻的新挑戰。

從青島來看,制造業發展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具有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擁有國家(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區等一批先行先試政策,具備在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中率先走在前列的優勢基礎。

但同時也應看到,青島制造業發展仍然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攻堅突破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依然存在基礎地位不牢、迭代升級不快、內生動力不足、集聚效應不強、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產業鏈競爭力和供應鏈穩定性亟待提升等問題。

如何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產業競爭中率先突圍,成為“十四五”時期青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亟需破解的重大課題。

為此,《青島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有效銜接國家、省制造業專項規劃以及市“十四五”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吸納企業家管理理念,全面謀劃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明確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打造“工賦青島 智造強市”城市新名片的定位,加快重塑青島制造新優勢,再創青島制造新輝煌。

其中,產業選擇上,按照全市產業總體布局,立足青島制造業發展基礎,全力打造現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五個國內一流產業集群,改造提升裝備制造、高端化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四個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三個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氫能及儲能、生命科學、類腦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推動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產業布局上,按照“空間集聚,區域協同”的原則,提升特色園區、市級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國際招商產業園、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多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承載支撐能力,加快形成“環灣引領、軸帶集聚、園區支撐”的制造業發展格局。

明月海藻國家重點實驗室

著力實體

當前,青島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這就要求實體經濟在制造賽道上的突圍進擊,從數字化轉型到“四新”經濟激活......

日前,國家工信部公示了制造業單項冠軍第六批遴選名單,青島9家企業榜上有名,包括5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4個單項冠軍產品,包括主營滾子鏈的青島征和工業、主營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塔架的青島天能重工、主營鐵基非晶合金帶材的青島云路先進材料等。若公示企業全部入選,青島國家級單項冠軍數量將達26家。

其中,16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7個單項產品,培育企業3家,數量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根據青島不久前出臺的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對新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產品,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前三季度,青島各區市一直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比如西海岸新區,不僅在GDP排名中位列榜首,在近日發布的2021青島制造業企業百強名單中也以32家的絕對優勢排名第一。即墨區位列第二,也是因為做足了實體經濟的成色。即墨區正做大做強汽車、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尤其是裝備制造業,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31.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23.1個百分點。膠州市位列第三,但是增速最快,增量也僅次于西海岸新區,將時代機遇轉化為產業鏈發展動能是重要的增長原因,上合示范區則獲評國家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

實體經濟是嶗山高質量發展非常強大的拉動力量。根據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青島入圍的9家獨角獸企業中,有6家來自嶗山區,占全省1/2、全市2/3,分別為日日順物流、聚好看、能鏈集團、特來電、卡奧斯、歌爾微電子,均來自實體經濟領域。此外,因成立時間超過10年而退出榜單的杰華生物同樣在嶗山區,杰華生物正是山東的第一家獨角獸企業。

“新金花”全面綻放,城市經濟發展未來空間無限美好。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