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姨”感動青島!捐出十多萬元助困,連續13年通過半島都市報向全國兩會帶建議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曉哲
“記者同志,全國兩會馬上就要開了,我有個建議麻煩您再帶給代表委員們!”近日,王菊秀老人熟悉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這已經是第13個年頭,75歲的王菊秀托本報將建議帶上兩會。去年,王菊秀剛剛當選感動青島人物,每月退休金3000元左右的她,卻捐出十多萬元助困,她用自己無私的善舉,為一個又一個晦暗的人生送去光亮;全國兩會期間,她又會化身“編外代表”,用自己的觀察建言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但無論是哪種身份,熱心腸的王菊秀老人身為島城市民的這份責任和擔當不變,這份博愛不變。
老人迫切提建議:養狗傷人亟待規范
王菊秀老人的建議是用手寫的,認認真真地寫了幾頁紙,還配有照片。
連續13年,王菊秀都會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的建議交到半島記者手里,希望能在全國兩會期間讓更多人聽到、看到。
在記者的建議下,老人用手機把手寫建議拍照傳了過來,而在以前通訊不方便的時候,她會親自坐公交車到報社來遞交紙質材料。她說,有時候沖洗照片都要花費不少錢。
在她拍的照片里,沒有拴繩子的寵物狗在大街上聚集,留下安全隱患。“我看報紙上經常報道有狗傷人的事情發生,不規范養狗確實不是好事兒。”她認為,應該更加規范養狗行為,杜絕不拴繩遛狗、寵物隨地便溺等行為的發生。“之所以提這個建議,是因為這些都不是小事。咱青島做得挺好的,所以才想在全國兩會上反映反映這個問題。”
她還列舉了好幾例國內惡犬傷人事件。她說,這些事件的發生,敲響了文明的警鐘。她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但養狗也應該在可控范圍內推進,不能放任不管,最終造成悲劇的發生。此外,不文明的養狗行為還給社會治理、城市安全等造成了威脅,留下了隱患,必須從根本上加以規范約束。對此他建議,必須讓養狗行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王菊秀說,為了做好這次建議,她查閱了很多報道,還做了相關的記錄、走訪。
的確,其他老人上街,手里拿著的是買菜的籃子,拉著的是孫子輩的手,而王菊秀老人出門,一個相機隨身攜帶,不文明的行為一旦進入視野立馬會被她拍下來,這也為她能提出源源不斷的建議積累了素材。
看到問題解決,老人十分欣慰
今年已經是王菊秀老人通過本報向全國兩會帶建議的第13個年頭,此前她曾經將關注海洋漁業資源濫捕、青少年沉迷電子游戲、煙花爆竹燃放等方面的建議帶給半島記者,并轉交給代表委員。
而之所以連續十多年都以這種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議,其中也少不了《半島都市報》的“功勞”。王菊秀老人說,之前每次記者都認真對待她的建議,尤其是自己關于海洋漁業資源的建議不僅帶上了全國兩會,還遞到了海洋領域的代表手里,“我的建議讓專家看到了,他們都認可,這也鼓勵了我。”
她還提出過關于禁放鞭炮的建議,現在燃放鞭炮的問題也在不斷得到改善。“前年我們小區周圍有一家放的鞭炮,接著被我拍下照片,下樓我就去找他去了;今年就沒有放鞭炮的了。應該說這些問題解決得都越來越好,大家也越來越自覺。”說著說著,老人笑了。
“平時我看到的、想到的都會記錄下來,拍照片、拿紙頭記錄,報紙上有的也會留下來。”老人生活中特別注重積累。而她的素材,相當一部分來自報紙。“我們家訂閱了《大眾日報》《半島都市報》等,天天看,這是我生活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她說當天的報紙她必須當天看完,及時了解正在發生的新聞。
老人還一個勁兒地夸《半島都市報》辦得好,之前單位給她訂閱了其他的報紙,自己換成了《半島都市報》。她說,看半島能夠了解最新的動態,最深度的思考。“你們的新聞很迅速,出來得特別快。我都覺得很神奇,太厲害了!”
現在她也看手機了解信息,尤其是朋友圈里一些本地的活動有感興趣的,她都會去參加。
精神富足,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責任”
而這次聯系記者,王菊秀除了帶建議外,她還想給希望小學捐款。她的善舉再一次讓人動容。
王菊秀老人是2021年度感動青島人物,她從每月不多的退休金中拿出可觀的一筆筆錢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而這次捐款只是她善舉中的一次。
之所以有這個想法,就是因為在朋友圈看到半島發起的學雷鋒活動。“我獲得感動青島人物,市南區獎勵了我2000元,之前分兩次一共拿出1000元捐助了貧困市民,還剩1000元想捐獻給希望小學。”她說她跟家人商量了,獎金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要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我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王菊秀說,而這份信念或許在很小的時候就種在了她的心里。
王菊秀小時候家庭困難,學齡到了卻上不了學,直到10歲的時候才有了上學的機會。面對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她分外珍惜,“我當時真是如魚得水,拼命學,只能當第一不能當第二。”正是憑借這份勁兒頭,她歷年獲得評優。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再次輟學。務工期間又有了上學機會,她跟領導提出來,自己可以一周三天上學、三天工作,保證不耽誤工作。在獲得批準后,她又一次爭取來了上學機會。這次她比以前更努力,還獲得了全校唯一的學雷鋒先進學員。
“我們從小學雷鋒,一直堅持著。我又是國家干部退休的,也有義務和責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王菊秀曾因捐出退休金助人、為流浪漢送飯而打動無數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最美大姨”。生活中,王菊秀非常節儉,甚至對自己和老伴有些“摳門”。襪子、秋衣、秋褲上有破洞,從來都是縫縫補補,不舍得扔。她卻將省下來的錢用在別人的身上。
王菊秀
十幾年來,她先后捐助過青島、臨沂、貴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貧困學子、殘疾病人、特困家庭等,捐款數額達10萬余元。僅在2019年4月,王菊秀就捐出了近4000元善款,而她每個月的退休工資也才3000元左右,但家人都十分支持她做公益、做好事。王菊秀相信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帶領身處困難的人走出困境,因此她不僅為受助者提供錢物幫助,還堅持手寫信件對受助者精神鼓勵。一次次捐款,幫助他人渡過難關;一封封信件,傳遞出真情關愛。
“知道自己獲得感動青島人物很高興,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我有義務、有責任,應該出點力,做點貢獻。”王菊秀說,當時街道辦去看望慰問她,給她買了干果、油、大米、奶等好多東西,市南區還獎勵了她2000元錢慰問金,這些都讓她“受寵若驚”。
在感動青島頒獎辭中,評委會這樣評價王菊秀:你總看別人,還需要什么;你總問自己,還能做些什么。古道熱腸的善舉,源自你溫潤的惻隱之心。畢生節儉,不吝扶危助困;耐得清貧,守得心靈富足。
- 國資委:8戶中央企業13名領導人員職務任免
- 香港警方:黃金盜竊案已有13人被捕
- 青島故事|學漢語、 追《甄嬛》、讀《論語》、吃火鍋 韓國“圍棋大姨”的別樣中國癮
- 【9月13日第二期·外周血管病變專題】青島內分泌糖尿病醫院整合醫學模式下慢病精準診療多學科研討會系列線上會議
- 今日島城迎明顯降雨,13日白天將天氣轉晴,風力減小,最高氣溫回升
- 留得住“煙火氣”,更添“潔凈感”!青島13處美食街區垃圾桶“大變樣”
- 山東穩就業再出“硬招”!13項措施覆蓋社保補貼、技能培訓等關鍵領域
- 13大學科專家“組團”守護!青島婦兒醫院“預防出生缺陷日”多學科義診,傳遞 “無陷” 溫情
- 9月13日開考!這些注意事項提前看
-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新發現文物數量超13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