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慕建民。記者 張偉 攝
嶗山區有三大特點,地廣、人稀、生態資源豐富,這些優越的先天條件 ,正是“三大功能區”建設的土壤。
所有的研發項目都該來嶗山,因為這里的氧氣含量高啊,利于大腦的思考,科研成果產出得快。
——市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慕建民。
“‘三個功能區’建設將是嶗山區今年的重頭戲。”2月24日,市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慕建民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此前,他參加了山東省兩會,24日上午又聽取了市政府工作報告,對于嶗山區2010年的發展表示更加明朗和篤定。
重點打造三大功能區 打造青島高新技術產業核心區、青島國際旅游度假區、青島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最終目的是增強區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嶗山區有三大特點,地廣、人稀、生態資源豐富,這些優越的先天條件,正是‘三大功能區’建設的土壤。”慕建民說的三大功能區,分別是指高新技術產業核心區、國際旅游度假區、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所有的研發項目都該來嶗山,因為這里的氧氣含量高啊,利于大腦的思考,科研成果產出得快。”慕建民打趣地說。的確,目前嶗山聚集的“國字號”研究所就多達7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也都分布在嶗山區,2009年 ,又有大量的“海歸”精英人才回到青島,也都聚集在嶗山從事電子家電、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各種科研知識型產業。“人才進來了,還要留住,并最大化地發揮他們的價值。”慕建民說,為了打造高新技術產業核心區,嶗山今年著力培育一批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發展和價值鏈上游延伸。
嶗山區還是個旅游勝地,打造國際旅游度假區也正是著力提升嶗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和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的建設。“山、海、島的旅游資源是大自然賦予的,需要合理的開發利用,同時也要敏銳地開發人文旅游資源。”慕建民表示,嶗山區的旅游定位是國際化,需要高水平舉辦好第2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2010中國嶗山論道、首屆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節慶活動;創新櫻桃節、花卉節、茶節、鲅魚節等特色節會辦節方式,樹立“嶗山旅游特色板塊”的新形象。
對于第三大功能區,慕建民用“勢在必行”四個字來形容。他告訴記者,第三產業是嶗山的主力產業,會展產業、金融商業火速向嶗山聚集,尤其是在2009年,麗達、利群大型商業的進入昭示著,嶗山打造高端商務圈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供熱面積要大大增加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進一步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努力建設和諧嶗山
說起民生,慕建民認為住房是民生中的第一要題,“房子首先是個商品,在成為商品前是個產品,成為商品之后就是一個生活必需品。既然是必需的,就要滿足兩點:一是保證嶗山區的百姓要有房的人都有房,二是保證不同的人買到不同的房。不過,嶗山區的住房跟其他區相比,還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慕建民說,嶗山區本身就地廣人稀,在今年啟動四姜、中韓片區和午山等社區的村莊改造工程之后,連同1000套農村集中居住社區住房建設,在居住需求上第一個“滿足”已經不成問題,關鍵還是第二個“滿足”。
“要滿足不同的人買到不同的房,就得從房屋形態下手,嶗山的房地產不求量、但求質,開發要突出層次差異,開發高質量、高品位的房產經濟。”慕建民說。
慕建民在“兩會”之前,著重抓的兩件民生大事就是舊村改造和公共交通。“其實公共交通的缺乏也是受到地廣人稀的影響,今年著力改觀,目前已經確定要建成遼陽東路、李沙路和王哥莊3處臨時公交停車場,再增開4條公交線,保證嶗山區內市民、外來市民、游客的出行方便。”
在嶗山區2010年十大實事中,關于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婦幼保健院配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增建32家標準化農村社區衛生室,啟動沙子口區域供熱管網建設,擴建東億供熱二期熱源廠,中心城區新增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滿足居民用熱需求啟動沙子口區域供熱管網建設,開工建設管網……每一條都極為詳細,慕建民說,“改善民生就該被突出,這樣才能保證建設出一個和諧的嶗山。”
年內提供8000個崗位 高新技術產業集中,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借此開發社區服務崗位、強化技能培訓、扶持企業拉動就業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近兩年內,嶗山區的公司注冊是全市各區中增幅最高的,而且涉及產業種類也最為廣泛,尤其是金融危機后,嶗山區幾乎成了高校畢業生、新興小老板們的爭食“香餑餑”。
“嶗山區房租相對較低,極大地節省了創業者的初期成本,而且又以技術產業為主導,給急需就業者搭起了一個天然平臺。”慕建民表示,嶗山區在2010年還將開發社區服務崗位、強化技能培訓、扶持企業帶動就業。“我們給自己定了指標,年內將提供8000個就業崗位。尤其是針對大學生,我們全方位提供見習基地,這是解決就業和人才引進的一個雙贏。” 文/記者 王媛 孫豐欣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