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區劃
區劃調整尚無具體打算
有記者問,《規劃綱要》中提到青島要建環灣型城市,考慮即墨、膠州、膠南劃區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方案?
對此,陳維民回答說:每一個地區和城市的發展,都會有一個調整的過程。青島在“十二五”期間的調整,我們只是在《規劃綱要》中原則上提了下,但是這個是在“爭取”,因為作為這種調整,它是一種功能整合,在這個問題上不是青島說了算,需要國家正式批復。我從人大了解到的信息,目前沒什么具體的打算。
談機場
新機場已納入國家規劃
對于大家比較關心的半島國際機場建設問題,李希琨回答說:青島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城市,現在機場航空旅客的吞吐量已經到了1100萬人次,經過努力,可以達到1300萬人次。未來幾年青島的快速發展,現有機場肯定難以支撐,所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高度重視,對建設半島國際機場與相關的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據目前初步了解的情況,青島的新國際機場已經列入國家的規劃。它的功能定位初步確定作為區域型的樞紐機場。我相信通過各個方面進一步的爭取,最終我們再建一個新國際機場的愿望會實現。
談海冰
膠州灣海冰與大橋無關
有記者在提問海洋保護問題時說,膠州灣連續兩年出現了大范圍海冰現象,這是否與海灣大橋的建設工程有關。
對此,陳維民回答說:可能你對青島的情況不了解,你所談到的膠州灣冬天結冰的現象,它不是因為海灣大橋打樁以后就出現的,歷史上就有,解放以前也有,解放以后也有。我們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69年的時候,那一次凍海現象是十分嚴重的,那個時候還沒有海灣大橋,這個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你可以查一下歷史資料。今年出現的是大規模的,渤海灣也有凍海,特別嚴重的是膠東半島東部很多港口凍得非常嚴重。青島的膠州灣這次凍海也是歷史上比較嚴重的一次。
我專門請教了氣象局和海大的專家。我們膠州灣的結冰和極端天氣是有極大關系的。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這是全球的責任,什么時候我們把全球變暖的趨勢扭轉了,我們凍海的問題就解決了。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灣流的動力也是其中一個因素,當時海大專家跟我說的是,這個影響因素是很微乎其微的,而且據我了解,海灣大橋當時在建的時候,在哪兒建,因為它打樁之后的確有一個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它到底對灣流有什么樣的影響,最后專家確定是幾乎沒有影響。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