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紅梅 5月23日上午,青島市“創建文明城 迎辦世園會 大干200天 市容環境十大整治行動動員大會”召開。據悉,從今年5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市開展市容環境整治行動,重點對視覺污染、環境衛生、鐵路兩側、園林綠化、市政道路、停車秩序、建筑立面、機動車排氣、居民樓院、建筑工地等十大領域進行集中整治。
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良好的市容環境,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對市民和城市的發展都大有裨益。然而,在島城的飛速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市容環境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比如,高炮廣告和墻體廣告泛濫、個別地方衛生狀況“臟亂差”、鐵路沿線垃圾遍布,攤販占道經營、停車秩序混亂、居民樓院私搭亂建、建筑工地噪音和粉塵污染等。這一道道的“城市傷疤”,不僅大大降低了島城市民的生活質量 ,還嚴重影響了島城的美譽度和競爭力,對島城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應當看到,當前島城市容所面對的問題,大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沉疴舊疾,整治的難度自然非同尋常。治沉疴當用“猛藥”。以創建文明城、迎接世園會為契機,對市容環境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用疾風暴雨般的措施短時間內給城市“整容”,無疑很有必要。此次市容環境整治行動,不僅有助于解決一些長期困擾島城的老大難問題,為全體島城人民創造一個更加宜居幸福的生活環境,還能為島城的未來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從長遠來看,市容環境不僅需要暴風驟雨般的集中整治,也需要和風細雨般的常態管理,并用這種常態管理,走出整治——混亂——再整治的怪圈。就拿八大關來說,以前該景區的違法建筑比比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拆和強拆之后,現在違建已經大大減少,景區的環境質量也得到提升。然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眼前的戰績,還要進一步反思:景區違建為何會如此猖獗、拆違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太大、其中的人財物損失能否避免、如何才能鞏固當前的拆違成果……
伴隨著動員大會的召開,市容環境整治行動的大幕即將拉開。我們相信,在全市各部門的努力下,在島城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今后島城定會比現在更加靚麗多姿,一個個具體的市容環境頑疾也必將被祛除。當然,我們也期待,有關部門能夠通過市容集中整治的深入實踐,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辦法 ,并盡快將其制度化,形成維護市容市貌的長效機制,如此,才能將我們的實踐經驗發揮到最大,才能使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即便在整治行動之后,也能進入一個規范的制度化軌道,從而讓島城環境永不“反彈”,永葆容顏。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sihu13.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