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高速
市政府到管家樓用時87分鐘
6月26日上午10時,記者駕車從市政府出發,然后上了山東路,雖然已經過了上班的高峰時間,但是交通并不是很流暢。經過15分鐘,記者開車到了山東路與哈爾濱路交會處的杭鞍高架路的上橋口,該路段車流量較少,不到5分鐘就上了環灣大道,然后朝著膠州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的方向跑。目前環灣大道上多處處于施工階段,因此限速60公里/小時,等跑到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已經用了28分鐘,等跑到膠州灣高速公路的起點,也就是雙埠收費站,已經用了45分鐘,這也就意味著剛剛出了市區,跟以前的膠州灣高速相比,沿途沒有了海泊河收費站、瑞昌路收費站和太原路收費站,而現有的雙埠收費站也是新建的。
進了雙埠收費站后,記者開車上了膠州灣高速公路,因為目前膠州灣大橋和隧道還沒有通車,所以青島去黃島還多是依靠膠州灣高速。膠州灣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還是很大,盡管路面去年進行了小的“縫縫補補”,但是走起來還不是很順暢。從上了雙埠收費站開始算起,到了紅島收費站,已經走了17分鐘,還不時有紅島方向上來的車,再加上路上的不少貨車,所以看上車流更加擁擠了一些。據介紹,膠州灣高速于 1995年建成通車,當時設計車流量為1.5萬輛/天,目前實際車流量已達5~6萬輛/天,且重型車比例高 ,盡管近年來市交通委每年投入約3000萬元用于膠州灣高速路面的維修,但是擁堵現象卻沒有辦法得到根治。根據規劃,2011年海灣大橋建成通車后,將對膠州灣高速整體大修改造。
記者開車到了管家樓收費站,這里也就是膠州灣高速公路的出口,前面就是黃島的江山路了,通過江山路可以到黃島市區,當時已經是11時27分,也就是說從市政府出發,到出入黃島的膠州灣高速管家樓收費站,整整用了87分鐘。記者在現場看到,為緩解收費站內廣場堵車壓力,市高速公路管理處用隔離墩擴出一條應急車道,將小型客車引導至收費站復式車道進行復式收費,從而避免小型客車被大型貨車擋在后面造成堵車。
■膠州灣大橋
市政府到黃島端用時59分鐘
跟前往膠州灣高速雙埠收費站的路程一樣,另一路記者6月26日上午10時先是從市政府出發,然后走山東路上環灣大道,10時28分到了膠州灣大橋上橋口,也就是李村河互通立交。記者從市區去黃島的E匝道上橋 ,等上了橋 ,已經是10時34分。記者上橋探訪的第一站就到達了滄口航道橋 ,這也是大橋的第一座航道橋 ,整個這一段路行駛得非常順利,雖然部分路段還有最后的收尾施工在進行,但是整個通行還是比較順暢。從上橋到艙口航道橋 ,由于有施工,記者的車速還是比較慢,前后共用了4分鐘。 在行駛過程中記者看到,大橋橋面的標線、路邊的交通指示牌等都已經到位,部分護欄上也已經裝上了特制的LED 路燈,行駛在路面上也感覺非常平穩舒適。此外 ,6月30日通車典禮的儀式現場正在搭建布置。同時,大橋上的電子滾動屏已經正常啟動,監控系統也全部運行。
隨后,記者到了紅島互通立交,先往紅島方向走,從上橋開始算起,大概過了12分鐘來到了紅島收費站。也就是說,從市區到紅島也是10分鐘左右的車程。然后出了收費站,就可以上岙東路,去高新區等地方。等記者從紅島方向過來,繼續開車往前走,走了不多久前面就是紅島航道橋 ,繼續往前走就是大沽河航道橋。
等過了大沽河航道橋 ,不一會兒記者就來到了大橋黃島端連接線。如果拋開前往紅島的時間不算,從上橋開始算起,到達大沽河航道橋前后用了31分鐘,如果從管家樓收費站進入黃島區,預計還有五六分鐘的車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連接線已經建好 ,但是由于還沒有最后通車,前面還有大土堆擋著,等全線通車了,市民走大橋經過連接線就可以直接上濟青高速南線;如果想去黃島,可以上膠州灣高速,然后從膠州灣高速的管家樓收費站出來,就能進入黃島市區了。 文/記者 連茂明 成躍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