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燕子飛累了正在休息。
大廳里燕子窩密集。
“看到穿堂而過的燕子,才有溫暖春天的感覺。”由于受低氣溫影響,原本在清明時節就出現在老百姓房前屋下的
家燕,直到四月下旬才陸續從南方回青。目前
撫順路批發市場二樓房梁上二十余只家燕巢穴已有過半入住。但由于野外溫度尚不穩定,所以目前家燕多在人員密集溫度較高食物充足的地方筑巢,野外仍不見蹤影。
空巢迎來“主人”回歸 24日中午,記者來到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二樓大廳,發現不少小燕子正在來往穿梭,一邊嬉戲一邊發出叫聲,二十幾個巢穴已經有過半入住。就在一周前,記者來此地探訪時 ,就發現這里數量眾多且集中的家燕巢穴,幾乎每一根房梁角落以及吊頂下都有一個造型完好的巢穴,但當時都沒有迎來“主人”回歸。“前兩天那場雨后開始陸陸續續來了十來只,照現在這個溫度,這兩天還會有一大批從南方飛回來。”在市場上做了十來年生意的趙先生說,今年春天比往年冷不少,家燕來得挺晚。據趙先生介紹,這些家燕巢穴已經在這里七八年了,每年還會增加一兩個。
家燕與業主和諧共處 記者在大廳南側看到,一對家燕盤旋了一會兒分別落在兩根電線上,相互用喙梳理著對方的羽毛。過了一會兒,兩只燕子起飛,在空中追逐嬉鬧。“這兩只是兩口子,最近這兩三年,每年春天回來都住在這里,它們旁邊的這幾個巢穴都是它倆的后代或者親戚朋友。”趙先生調侃說。
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副會長張世平在幾年前偶然發現了這群安家于此的家燕,據他介紹,這里應該是青島市區最大的家燕群。“這些家燕應該是一個家族的,這里能夠遮風避雨,空間大進出自由,即使晚上市場關門仍有很大縫隙供家燕進出,最關鍵是這里業戶都很善良,跟家燕和諧相處,所以家燕在這里安家繁衍。”張世平介紹說。“這些小燕子一回來,讓這里也顯得很有生氣,不然老感覺缺點什么,好像春天還沒有真正到來。”業主們說道。
野外氣溫低家燕多“住家” 記者采訪時注意到,這些家燕多數都在巢穴周邊飛行,很少有飛出市場大院的。對此,張世平分析,這與目前尚不穩定的氣溫有關系。“我最近在野外一直留意家燕的行蹤,但咱青島氣溫偏低,野外還沒有家燕出沒。”張世平說 ,類似撫順路批發市場這些地方 ,由于有大量人員聚集,加上建筑物的保暖功能,使得這里的氣溫比野外高且穩定,溫度高也引來了不少飛蟲為家燕提供了充足食物,所以目前家燕多圍繞住家搭窩飛行,直到氣溫穩定在較高水平才會向野外擴展。
“燕子在這里搭窩我們沒意見,就是怕排出的糞便污染環境。”市場一位剛入駐的業戶不無擔心地說道。對此,張世平會長介紹,家燕本身比較干凈,除了幼鳥外不會隨地排便,一般都會在巢穴周圍排便,且糞便外都包著一層薄膜不會黏粘的到處都是。為了衛生起見,建議業戶在家燕巢穴下方簡單安置一塊紙板或木板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家燕 為燕科燕屬的鳥類,屬夏候鳥,喜歡棲息在人類居住的環境。世界性分布,是愛沙尼亞和奧地利的國鳥。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幾個月就能吃掉25萬只昆蟲,是大自然的益鳥。繁殖期4-7月,多數 1年繁殖2窩,第一窩通常在4~6月,第二窩多在6~7月。
文/記者 景毅 圖/本報記者 孟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