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學生家長老師代表接受采訪 從他們的角度談"減負"

2014-05-26 11:1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自5月21日本報發起“減負增效”大討論以來 ,不少熱心市民撥打本報熱線對此問題發表看法。到底該不該減負?該如何減負?“減負”過程中 ,家長 、老師 、學生該如何做?近日,本報采訪多位學生、家長、老師 ,傾聽他們對“減負”的看法。如果你對“減負增效”有不同看法或存在困惑,歡迎撥打本報熱線66733311參與討論。

  學生期盼更多自由時間

  李同學現在是初一的一名學生,自從升入初中以來,老師布置的作業比小學增加了不少。“每天放學回家就開始寫作業、背課文,常常需要1個半到2小時。”李同學介紹,作業和背誦的知識都挺多 。周末休息的時間長點,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相對增加,而這兩天家長還給報了些培訓班。“老師和家長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就是有時候覺得真的是挺累的,希望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李同學說。

  “學校的課外活動更加豐富了,現在自己能支配的時間多了,晚上也能看自己喜歡的哲學類書籍了,我現在正在看《莊子》呢。”城陽區實驗中學學生邵志浩現在讀初二,據他介紹,現在學校布置的作業比以前少了,上課的模式也有新變化,課堂上6位同學組成合作小組。自己在自學中發現的疑惑,小組同學間可以討論解決也可以請教老師,感覺學習效率比以前提高了。據他介紹,現在學校還組織了“讀書節”“藝術節”“體育節”等主題節日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程,在學好知識的同時,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學校生活更豐富了。

  家長學生不能太放松

  城陽市民張女士的孩子現在正在讀初中,在她的印象里,孩子比上小學的時候累多了,每天回家后的學習時間也在兩個小時左右。“我也覺得孩子挺辛苦,希望能給他們減減負。”張女士覺得,學校老師可以適度減少書面作業的量,比如一天一個小時左右,讓孩子鞏固新學的知識。“如果孩子一點作業沒有,一放學就完全放松了,心里的壓力也小了。作為家長來說,孩子學的知識我們也不懂,不能很好地監督孩子,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張女士覺得,心里沒底就會給孩子報輔導班,讓輔導班老師來幫助自己督促,這樣實際上造成了“校內減負、家長增負”的循環。

  對此,也有家長打本報熱線發表看法,他認為學生“減負”的過程,其實也是老師和學校“增效”的過程。學校需要更合理地設置課程,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研究課堂教學,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更加科學的引導式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減負的同時提高學習成績。

  老師

  讓孩子學會“自學”

  城陽區實驗中學的王偉已經當了12年老師,對于學生減負她覺得很有必要。“從高考改革方向來看,以后會越來越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而不再單純地看成績,所以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模式都需要調整。”王偉介紹,他們學校現在就在嘗試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以前上科技創新課的時候大多數是通過視頻 、材料來展示,而現在則是充分整合各種優勢教學資源,例如,帶學生去農大動漫設計室 、克隆技術現場,讓學生自己感受高科技的力量,然后養成在生活中進行小發明、小創作的意識等。”王偉稱,現在不是直接灌輸“應該怎樣”,而是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主動思考。

  “我覺得減負其實就是讓孩子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除了學好課本知識,還有就是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當然前提要幫著學生學會自學。”王偉介紹,現在他們班里實行小組合作制,讓學生們“兵幫兵”互學。“其實學習氛圍是很容易傳染的,有自學意識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表現得會更優秀,容易帶動小組其他成員學習,而且小組量化評比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能被評優,現在來看班里以前不愛學習的學生現在成績也有所提高。”

  文/記者 焦紅紅 圖/城陽區實驗中學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采訪 減負 城陽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