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月16日訊(記者 李保光 通訊員 王海聲) 2014年3月,一綠化工程
企業偽造無
行賄犯罪記錄證明參與招
投標,檢察機關及時發現并通知招標部門,當場取消該企業投標資格。1月16日,記者從市檢察院獲悉,通過行賄檔案記錄查詢,2014年全市共14家有行賄記錄的企業失去投標資格。
2014年3月,黃島區人民檢察院受理了青島某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申請。經查詢,檢察官發現該公司因單位行賄犯罪曾于2012年被法院作過有罪判決。在該企業工作人員離開后,黃島區檢察院檢察官及時向相關單位通報了這一查詢結果。次日,該院接到了有關單位的回復,稱該企業剛剛在招投標中遞交了“無行賄犯罪檔案告知函”。檢察官迅速進行核查,發現該告知函系涉事企業偽造。據此,黃島區行政許可中心當即取消了該企業的投標資格。
據了解,2013年以來,市檢察院在全市兩級檢察院設立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辦公室。該院及所屬的10個基層檢察院還分別與各轄區內的財政局、行政許可中心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在國家投資、政府采購等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推行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實行資格認證前置,有效阻止了有污點單位和個人的進入。
據統計,自推行該機制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錄入信息66條,其中賄賂犯罪信息53條,賄賂行為信息13條。其中,2014年共接收社會查詢6000余次,98%的查詢來自單位,查詢主要集中在招投標、政府采購、資質審核等領域,其中最主要的領域在項目招投標環節。通過行賄檔案記錄查詢,2014年全市共14家有行賄記錄的企業失去投標資格。據介紹,行賄犯罪信息的查詢期限為10年,只有當單位犯罪自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起,個人犯罪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超過10年的,行賄犯罪信息才不再向社會提供查詢。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