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3月16日正式公布后,瞬間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刷屏”,讓人意外的是,身邊一些不踢球、不看球的朋友也積極點贊并轉發。
足球的全面改革,是一項既宏觀又接地氣的改革。作為我國體育事業和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排頭兵,足球全面改革方案釋放的積極信號,無疑將為我國足球競技水平提升打下基礎,對完善體育產業、繁榮市場經濟也將具有積極意義,這些宏觀政策對中國足球乃至整個體育事業產生的影響或許也將是難以估量的。
足球運動首先是一項體育運動,它的首要功能是育人。翻看網民評論不難發現,改革方案中“各地中小學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學時比重”“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現有5000多所基礎上,2020年達到2萬所,2025年達到5萬所,其中開展女子足球的學校占一定比例”等內容被頻繁轉發,從中也能看出公眾的期待。
足球不僅是體育領域改革的風向標與試驗田,在深化改革已成共識的當今,大刀闊斧的足改方案,讓人看到了改革中奮力破解頑疾積弊的勇氣和力量,這或許是群眾關注并熱議足改方案的原因所在。
3月18日《新京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sihu13.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