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王大媽拍到的怪魚。
半島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 景毅 實習(xí)生 高琳) 4月29日下午,市民王大媽在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fā)市場發(fā)現(xiàn)兩條怪魚,魚嘴開口朝上,雙眼通紅,頭上長了兩坨怪異的褶皺,問了一圈竟沒人知道它究竟叫啥。最終,經(jīng)魚類專家辨認,怪魚學(xué)名叫青鰧,分布在黃渤海海域。由于其不成集群,常被當成雜魚處理。
67歲的王大媽熱愛生活,每天的愛好就是帶著一部小相機四處溜達,見到稀奇古怪的東西就拍下來。29日下午,她在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fā)市場買海鮮時,路過一個臨時攤位前突然眼前一亮。只見攤子上擺了兩條長30厘米重約2斤的大魚,大魚樣子甚是怪異,魚嘴開口朝上,下嘴唇包著上嘴唇,兩只眼睛通紅,兩側(cè)魚鰭很大,更奇怪的魚頭上還頂著兩坨褶皺樣的東西,看上去很像一雙棉鞋。
攤主說這是他自己從團島碼頭那邊海里打上來的,他自己也說不上究竟叫啥名,只說他們老家管它叫“靴子魚”,而且這種魚口味很好,可以清蒸也可以紅燒。
“我在海邊長大,還跟我爹出過海,但是從來沒見過這種魚。”王大媽說,希望記者能幫忙找個專家問問,這到底是條啥魚。
4月30日上午,記者將王大媽拍攝的怪魚照片發(fā)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魚類分類專家劉靜研究員,劉老師仔細辨認后,判斷該魚應(yīng)是青鰧(讀音同滕),又叫向天虎、含笑等。中國產(chǎn)于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這種魚為肉食食性,多分布在淺海海底,一般都是隨著拖網(wǎng)被捕撈上岸?!眲⒗蠋熃榻B,青鰧味道鮮美,不過分布不集中,加上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所以一般被當做雜魚零星銷售。
■鏈接
青島小雜魚魚雜味不雜 青島人管個頭不大、種類不同的新鮮海魚混搭在一起銷售統(tǒng)稱為賣雜魚,雜魚雖然名字顯得檔次比較低,但是口味卻相當鮮美,是老百姓最常購買的海鮮產(chǎn)品。據(jù)伊春路一生鮮市場海鮮攤主石東磊介紹,青島市場上常見的雜魚有小黑頭、小黃魚、老頭魚、沙板魚、沙丁魚、胱魚、鼓眼、偏口、舌頭魚、紅頭魚等。
石師傅介紹,這些雜魚一般都是在同一海域生活,漁民用拖網(wǎng)將其一網(wǎng)打上船后,將個頭較大的魚單獨挑出來,其余的就當成雜魚一起上市銷售?!艾F(xiàn)在活的雜魚一斤30元到35元,死的一斤20元,老百姓都很認。”石東磊說,與捕撈鲅魚、刀魚等要動用大船不同,捕撈雜魚都是小船捕撈,像沙子口碼頭、積米崖、田橫島等漁港碼頭每天都有雜魚上市。雜魚的做法以紅燒為主,鐵鍋雜魚也是地道的青島海鮮做法。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