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紅梅
“取消門診輸液”在控制抗生素濫用的同時,也會給真正需要輸液的門診患者帶來不便。但這種做法給門診醫生處方權設置了一道“坎”,控制了抗生素的濫用,從長遠來看,對患者實際是有好處的。 江蘇省衛計委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加大門診、急診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管理力度,逐步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明年7月1日起,江蘇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明年年底前,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也就是說,門診不允許開輸液藥品、輸液,患者想輸液只能去急診或者住院。(11月12日《揚子晚報》)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個基本的醫學原則,在現實中卻被顛倒了。為了快速見效,很多人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大醫院輸液室經常人滿為患。殊不知,輸液在醫學上屬于侵入性操作范疇,如同一次小手術,對人體是有傷害的,會造成藥物附加損害、增加不良反應,還會損害心臟和腎臟功能。
過度輸液,不合理和濫用抗菌藥物,會使毒副作用、病原菌耐藥率增加,導致人體微生態失衡等情況,危害毋庸贅言。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是各級衛生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自2011年開始,原國家衛生部實施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并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今年8月底,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選擇輸液治療,固然有患者盲目追求快速見效的觀念問題,但在以藥養醫、醫療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更多時候是醫生為了績效提成濫用處方權,給小病開大處方。江蘇衛計委除了落實國家衛計委通知精神,加強日常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抗菌藥物使用比例和使用量外,還根據本省實際要求在大醫院逐步叫停門診輸液。取消門診醫生開“輸液處方”的權限,既可以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也可以減輕患者的看病成本。
當然,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取消門診輸液”在控制抗生素濫用的同時,也會給真正需要輸液的門診患者帶來不便。如果患者在門診做完各項檢查后,因為病情需要輸液,就要轉到急診或者住院,確實比較麻煩。不x過,這種“麻煩”的做法給門診醫生處方權設置了一道“坎”,控制了抗生素的濫用,從長遠來看,對患者實際是有好處的。患者應當轉變就診觀念,克服輸液依賴癥,對大醫院“取消門診輸液”多一些理解與支持。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sihu13.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