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義杰
據外媒報道,不少家長習慣把子女生活照上傳到社交網站,與朋友分享家庭之樂,但此舉在法國屬違法。法國警方擔心,家長上傳的兒童照片或落入不法分子及利用照片作身份盜竊的罪犯手上。當地法律規定,父母若未經子女同意,擅自公開他們的私人生活,即屬違法,最高可罰款4.5萬歐元及監禁1年;若小孩成年后因此控告父母,父母更可能要支付巨額賠償。(3月3日中新網) 多數人網上“曬娃”的初衷很簡單—— 記錄孩子的成長,分享自己的喜悅。多數人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妥的,更想不到將子女的生活照發到網站上,還需要經過他們同意。
但如果換位思考一下,自己的照片被別人在網絡上發來發去,恐怕多數成年人都不太愿意,孩子實際上也一樣。去年,四川省樂山市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小桃就在日記里吐槽自己的媽媽,“我媽讓人火冒三丈。我不喜歡照相,她就偏逼我去。(給)我拍照,就是讓她發朋友圈。”而據英國“父母空間”網站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2%的父母會在上傳子女照片時征得他們的同意,而1/3的家長承認子女曾阻止他們上傳某張照片。
“曬娃”在整個世界都普遍存在,而國內父母更少考慮子女的權利意識,問題凸顯得更為嚴重。法國立法禁止父母“曬娃”,對我們來說是一堂權利普及課。一者,父母上傳兒童照片到網絡上,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犯罪。早在2011年,成都就發生過媽媽把兒子的照片發到微博上,一小混混根據微博照片上的信息,去孩子學校門口蹲守,后來將孩子騙走勒索10萬元的事情。在違法犯罪面前,父母有義務保障子女的隱私安全。
二者,父母與子女的權利需要重新定義。對于個體的權利,如今的孩子意識越來越濃,對各種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而很多父母卻意識不到權利邊界,過度干預孩子成長,引發諸多沖突,進而影響親子關系,也干擾孩子的健康成長。“曬娃”看似一個小事情,卻折射出權利意識缺失的大問題。
懂得親子間的權利邊界,才能夠學會顧及子女的感受、尊重子女的隱私,才能夠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曬娃”折射出的權利問題,應在整個社會形成共識。去年,葡萄牙埃武拉地方法院要求一對夫婦不得在社交網絡上披露其12歲女兒的照片或者能夠確認她身份的信息。最近,“臉書”副主席帕利基爾表示,公司擬設立確認系統,當用戶上傳及與所有人分享孩子照片前,提醒他們是否確定要這樣做。
法國立法禁“曬娃”是一堂權利普及課,學會尊重孩子及其權利,不妨從少“曬娃”開始。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sihu13.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