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把濕地搬進校園 書院路小學成省內(nèi)首所濕地實驗學校(圖)

2016-03-24 16:12   來源: 半島網(wǎng)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wǎng)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半島網(wǎng)3月24日消息 “海蓬菜是一種典型的濕地植物,生長在海灘、鹽堿灘涂沙地……”今天,在青島書院路小學,六名該校的小學生進行了他們對海蓬菜調(diào)研的演講,記者了解到,對于海洋濕地以及濕地植物的研究,在日常書院路小學的教學中是非常常見的,甚至有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也正由于這點,青島書院路小學成為省內(nèi)首所“濕地實驗學校”。

  



  省內(nèi)首所濕地實驗學校

  今天上午,青島書院路小學掛牌成為山東省首所“濕地實驗學校”。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一行9人蒞臨青島書院路小學參與揭牌儀式并現(xiàn)場調(diào)研。在揭牌儀式上,陳克林與李滄區(qū)教體局調(diào)研員宋麗華共同揭牌,陳克林代表濕地國際將“濕地實驗小學”榮譽證書交予書院路小學姜遠忠校長。青島書院路小學成為全國第19家“濕地實驗學校”,也是全省目前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學校。

  記者在書院路小學看到,學校單獨辟出一塊土地用作濕地研究,并分別種植了蘆葦、菖蒲、水葫蘆、堿蓬草等典型濕地植物,記者了解到,這些植物在日常既用于教學,又用于學生們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環(huán)境、營養(yǎng)價值進行研究。

  

書院路小學內(nèi)的濕地實驗區(qū)

 

  三年磨一劍

  被評為“濕地實驗學校”,對書院路小學來說,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jīng)過多年的調(diào)研與積累。記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針對學校新市民子女數(shù)量超70的現(xiàn)狀,李滄書院路小學就將教育目標定位于——讓每個孩子充滿愛,“愛青島,愛海洋,愛濕地”,將“環(huán)保的種子”種在在每個孩子心田,將來成長為“保護環(huán)境”的濃濃綠蔭。

  2013年,書院路小學的師生先從海洋濕地入手進行探索,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青島的淡水濕地資源也很豐富,擁有大量的河流濕地,如大沽河濕地等,因此在課程中兼顧了海洋濕地和淡水濕地的研究。學校將濕地研究課題分解成“膠州灣濕地概況”、“膠州灣濕地生物圈”、“膠州灣濕地環(huán)境現(xiàn)狀”等數(shù)個二級主題,學校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二級主題,進行教學活動內(nèi)容設計,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活動方案,進行活動展示等一系列研究性學習活動。

  

書院路小學的同學們觀察濕地植物



  為更加科學和系統(tǒng)的研究,學校聘請了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理系張緒良教授,講授濕地植物研究課程,帶領學生們開展?jié)竦丨h(huán)境探索,還聘請了中國海洋大學劉秋明教授,教同學們采集和制作海洋標本,為后期的研究活動提供知識和技術保障。在教授和老師們的帶領下,書院路小學的同學們梳理出了研究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從深海的資源到近海的物產(chǎn)、從國防到民生、從生態(tài)環(huán)境到動物、植物等等均有所涉獵。

  2013年春天,學校以“海蓬菜”為突破點開始教育教學研究,先后多次到青島紅島高新區(qū)岙東路東側進行實地考察,采集種子和土壤進行海蓬菜移植和種植實驗。學校綜合實踐課程教師安伯媛老師介紹,研究“海蓬菜”的過程使孩子們深深意識到,濕地保護和環(huán)境保護非常重要。參與研究的同學們發(fā)出呼吁,城市開發(fā)和濕地保護的矛盾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我們應該積極保護濕地,還給野生動植物一個安寧的家園!。

  2015年,于金冬、商宇越、閆作昱和律詩等同學撰寫的《海蓬菜》小課題研究性學習報告,獲青島市中小學生小課題研究性學習一等獎,在2015年青島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二屆中小學生“親海、愛海、知海”成果展示活動中,團隊再獲一等獎,并在全市研討會上進行了匯報展示,得到了與會專家和師生們的高度評價。

  歷時三年,邊摸索邊成長,書院路小學“濕地代表植物——海蓬菜”研究暫告段落,2016年,同學們正在進行“濕地代表動物——蛤蜊”,“濕地環(huán)保——海岸侵蝕的現(xiàn)狀和對策”這幾方面的研究。

  

書院路小學的同學們觀察海蓬菜



  辦藍色海洋教育

  作為青島市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書院路小學在成為“濕地實驗學校”后,將得到來自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各位專家的更多指導與幫助,學校初步計劃與濕地鳥類專家合作進行候鳥遷徙的探究,讓孩子們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懂得保護鳥類的重要性;與濕地植物、動物專家探討如何保護濕地的瀕危物種;與濕地地理專家利用先進航拍技術,進行濕地變化監(jiān)測,將濕地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等內(nèi)容拓展開來。

  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主題和內(nèi)容,使師生們對海洋的認識、濕地的作用與保護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也正因為有了扎實、高效的研究過程,全校師生們廣泛的參與,喚醒了學校海洋教育學科和環(huán)保教育的強大生命力。書院路小學的同學們在活動中形成了正確的海洋價值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進一步激發(fā)了全校師生熱愛海洋、保護海洋、探索海洋奧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藍色海洋教育正成為學校顯著的辦學特色,“濕地實驗小學”榮譽的取得也將激勵全校師生暢游學海、快樂抵岸。

  “大家關注了保護地球的肺——森林,保護地球的心——海洋,其實地球環(huán)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重要功能,至今甚少關注地球的腎——濕地。”青島書院路小學校長姜遠忠告訴記者,學校的濕地環(huán)保教育以“我愛家鄉(xiāng)”為基礎,依托“膠州灣濱海濕地”生態(tài)教育主題,架構起以“海洋教育”為“科普面”,以“濕地生態(tài)教育”為“主力線”,以“小課題探究”為“突破點”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地校課程的結構體系。

  文/圖 游瀟 [編輯: 董芳]
?

熱門推薦

房產(chǎn)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