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觀海山、八關山、魚山、信號山、觀象山、無棣路、中山路、四方路等八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完成后,昨日,《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開始公示,正式劃出兩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和相應保護控制措施。這是我市自去年以來公示的第9個和第10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集中建設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后 (青島第一次日占時期),是青島近代港口貿易發展最早的區域,最初作為城市向北延伸的商業中心、日本僑民生活區,后逐步形成以日本銀行公司為主的外國金融貿易聚集區。街區沿主要街巷分布有大量歷史公共建筑,街坊內部以里院和別墅居住建筑為主。其中,日占時期建設的公共建筑形成于鋼筋混凝土技術傳入亞洲的初期,是山東地區混凝土和平屋頂建筑的先驅。
街區核心保護范圍西至萊州路、堂邑路,北至萊州路,東至陵縣路、招遠路、旅順路,南抵市場一路、市場二路、吳淞路,總面積17.3公頃。街區南北兩側有兩片建設控制地帶,南側建控地帶西至堂邑路,北至市場一路、市場二路、吳淞路,東至聊城路,南至膠寧高架路,北側建控地帶西至膠濟鐵路,北至包頭路,東至甘肅路,南至恩縣路,總面積約12.4公頃。
建筑保護上,街區內的1處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2處歷史建筑采用修繕的保護方式;61處傳統風貌建筑將根據歷史文化特征和保存現狀不同進行特殊保護(修繕)、重點保護(維修、改善)和一般保護(改善)。
歷史風貌道路保護上,劃出了館陶路(陵縣路-市場一路)、陵縣路(寧波路-吳淞路)2條歷史風貌道路予以保護。歷史風貌道路將嚴控空間尺度,保持紅線寬度和路口轉彎半徑,嚴禁拓寬。
庭院保護上,包括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所在的庭院,街區內共有39處保護庭院。按照庭院保存現狀情況以及庭院使用功能的特點,將保護院落分為四類分別進行保護。對于大型公共建筑院落、沿街商業院落和現狀保存情況較好的院落,要保護院落內空間的完整性,不得隨意加建、插建新建筑;不得隨意打通、拆除院墻,不得隨意合并院落,保證庭院空間完整性、獨立和私密性。對于現狀已被破壞、維護不當的院落,進行整治保護。
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 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集中建設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后(青島第一次日占時期),是青島最早結合港務鐵路配套而建設的倉儲、貨運及貿易區,民國時期轉型發展成為市民生活區。街區經歷了青島港-城聯合發展的歷史進程,建筑形式多樣且保留了較為完整的近代城市風貌,是青島市井文化的體現地,見證了民族資本的啟蒙發展。街區現狀為居住區,上海路以北以別墅住宅為主,上海路以南以里院住宅為主。
街區核心保護范圍西以陵縣路、聊城路為界,北至寧波路,東沿武定路、上海路,南至夏津路,總面積8.8公頃。街區建設控制地帶西至聊城路、甘肅路,北至膠濟鐵路,東至樂陵路、鐵山路、包頭路、熱河路,南至膠寧高架路,面積約為66.4公頃。
建筑保護上,街區內52處傳統風貌建筑根據歷史文化特征和保存現狀不同進行特殊保護(修繕)、重點保護(維修、改善)和一般保護(改善)。
歷史風貌道路保護上,甘肅路(上海路-寧波路)、武定路(寧波路-上海路)2條道路將嚴控空間尺度,保持紅線寬度和轉彎半徑,嚴禁拓寬。
庭院保護上,街區內共有33處保護庭院。其中,完整保護的有16處,要保護空間的完整性,不得隨意加建、插建新建筑,保護空間的獨立性和私密性,不得隨意打通拆除院墻,不得隨意合并院落。整治保護的有11處,里院建筑院落有6處。
區域更新上,街區規劃以居住功能為主體,兼有辦公、商業、社區服務等功能。允許居住用地兼容商業服務業、公用服務設施,并鼓勵居住用地向商業服務業、公共服務設施等公共、公益性用地轉型。 記者 吳帥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