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1日消息 今年以來,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窗辦理、一次辦好”要求,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深化“流程再造”,針對基層單位辦理工資審批業務需在各類證明材料、審批表格上加蓋物理公章而產生“多頭跑”“反復跑”問題,市人社局會同市委組織部創新性地將電子簽章技術應用于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系統,在全省率先打造組織人事業務“在線填報、電子簽章、網上流轉、聯合審批”的“不見面”辦理模式。
截止目前,共有81家市直行政機關、200家事業單位申請啟用了電子簽章。工資審批業務由紙質蓋章變為數據認證,網上審批通過后自動加蓋電子印章并生成電子檔案,基層單位業務辦理的3個節點變為“點對點”的直線聯接,較好地體現了“裁彎取直”的流程再造工作要求。
以青島某大型醫院為例。該醫院現有在職員工3000多人。電子簽章啟用前,辦理一筆工資審批業務需打印250張審批名冊并加蓋公章。據初步測算,電子簽章使用后,該單位僅打印各類材料報表一項,全年就可最高節約紙張費用1200多元。如果再加上在本醫院、市衛健委、市人社局等部門之間加蓋公章而產生交通費用,節省的行政成本更為可觀。同樣,位于青島市市北區的青島市供熱發展中心辦事員宋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電子簽章使用前,他辦理工資審批時,需要到位于市南區沂水路的主管部門青島市城市管理局辦理業務初審蓋章,之后再到達市人社局進行業務審核蓋章,往返需乘公交約2小時換乘3次花費3元,如直接乘坐出租車,往返大約花費1小時52元。如宋先生采用電子簽章,無需在主管部門和審批部門之間反復奔波,預計全年可節省時間12到24小時,交通費約36到624元。據市人社部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如果所有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部門均通過電子簽章方式辦理人員計劃、崗位設置、工資審批等業務,預計每年最多可節省行政成本約600多萬元。
此外,電子簽章在推動體系重構、機制創新,助推人事管理業務實現辦公無紙化、業務協同化、審批秒批化、檔案電子化的同時,還通過“技術驅動”的方式,推動改變過去機關事業單位“坐等上門”的傳統觀念,使服務由“被動”變“主動”,實現了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的轉變,進一步強化了公務人員“公共事務服務者”的角色意識,提高了政務服務的辦事便利化水平,對于轉變工作作風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