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5日消息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國家衛健委在今年4月份發布的統計數據卻讓我們十分揪心。這份數字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整理近視率為53.6%,調查覆蓋了111.74萬人,結果顯示全國6歲兒童的近視率為14.5%,小學生近視率為36%,初中生近視率為71.6%,高中生近視率更是高達81%。
圣愛眼科業務院長趙武令先生、圣愛眼科眼視光主任戚瑋女士做客半島網演播室
中度近視后 6歲娃又患上了斜視 6歲半的小小(化名)是一名中度近視的小患兒。其實,還在幼兒園時,小小就被發現視力較同齡孩子比,要差一些。小小的媽媽非常著急,帶他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小小患上了近視,要接受配鏡治療。
上了一年級之后,生活中、學習中,隨著小小用眼越來越多,視力也越變越差。這時候正好圣愛眼科去學校做視力普查,聽了講座后。小小被媽媽帶到圣愛眼科門診進行咨詢,得知單靠配鏡治療其實無法阻止視力繼續變差。
“孩子這么小就近視了,我的心揪得疼,還好遇上了專家,給了很多建議,也讓我抓住了主心骨。”小小的媽媽譚女士告訴記者,在圣愛眼科檢查之后,郭院長以及她的醫療團隊就孩子的情況進行了溝通,分析了孩子近視的原因以及往后的發展趨勢。專家在完善檢查后,還告知,小小的情況不光是近視,還合并調節力不足和間歇性外斜視,要一起治療。
“從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就陸續在圣愛眼科接受治療,晚上帶角膜塑形鏡,一周再做三次視功能訓練,治療斜視和調節不好的問題,治療三個月后就只戴角膜塑形鏡了,定期做復查。”譚女士欣喜的表示,現在已經一年半了,在醫生的幫助下,孩子的近視沒有進展,前兩天去做復查,斜視和調節問題也基本上好了。
建立三級科普教育 達成近視防控共識 近年來,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在我國,近視人數已超過4.5億,居世界首位,而我國近視的現狀更是呈現“小、高、深”三個特點,即:發病年齡越來越小,發病率居高不下,高度近視的比率的逐年增加。然而,我們國家面臨的近視防控現狀確實非常緊迫的。近日,半島網邀請了圣愛眼科業務院長趙武令先生、圣愛眼科眼視光主任戚瑋女士做客演播室,圍繞近視的現狀,以及近視預防防控、近視的危害等等方面進行訪談。
“國內目前缺乏專業的眼視光醫生;同時,普通老百姓對近視預防意識是比較薄弱的。”戚主任表示,15年來,圣愛眼科堅持三級科普教育,分別針對學校、家長、學生,旨在提升各級群體的近視防控意識,達成共識,通過家校聯動共同做好近視防控工作。令人欣慰的是,經過這么多年的點滴耕耘,大家的近視防控意識了很大提高。舉個例子,關于遠視儲備值的概念,現在接受過我們科普教育的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遠視儲備值還剩多少了,就可以預測孩子是不是要近視了,要采取主動的預防措施等等。
另外,針對眼視光人才缺乏,圣愛眼科分別和山東省科技職業學院、青島經濟職業學校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為中國眼視光專業培養儲備、輸送合格人才。迄今已輸出、留用專業人才98人。
孩子學習不好 除了不想學還可能是“學不好” 在訪談中,趙武令院長及戚主任為家長解開了一個“疑惑”。近視的危害數不勝數,而除了影響視力外,近視還會影響學習。
戚主任表示,近視的發展與視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系,近視后,若不及時佩戴合適的矯正眼鏡,將會產生調節不足。近視后,若不及時矯正,將會產生集合功能不足,閱讀時產生丟字、漏字、串行等現象,影響閱讀效率。近視后,若不及時矯正,視物模糊,會產生視覺信息處理延后等現象,影響學習成績。
戚主任提到,當然,現在也有很多的孩子平時很用功,視力指標也很清楚,但是確實存在閱讀丟字、串行,理解力弱等問題,隨著國際視光行為學的發展和臨床實踐,這些問題都和視功能引起的閱讀障礙、學習障礙有著密切的關系。她建議,如果身邊有這樣的情況,可以考慮針對視功能做一個全面的檢查。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