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2月25日消息 近日,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將一套刻著“情系人民心連心,同心同德促發展——精準扶貧”紀念盤送到平度市稅務局,以表達對平度市稅務局“精準扶貧”路上的傾情助力!
據了解,田莊鎮南肖家村位于田莊鎮駐地東北方向,村莊共有戶數218戶,人口670人,耕地面積1688畝,人均耕地2.4畝。昔日的南肖家,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來自傳統農業種植及勞務輸出,村集體多年無經濟收入,是典型的農業村、經濟空殼村。2017年9月,青島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調研員張宇航被選派到田莊鎮南肖家村擔任“第一書記”。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第一書記”張宇航,著力強黨建、惠民生、促發展,決心團結和帶領村“兩委”和黨員開拓創新,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幫扶新路徑。經過反復研究,“第一書記”張宇航決定從土地上做文章,引進和種植高收益經濟作物。根據村莊所處的經緯度和農作物種植的發展態勢,經過市場調研和土壤檢測,先后兩次赴河南南陽艾草基地考察調研,最后決定要大力發展艾草產業,并確定了采用“公司+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逐步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實現農戶和集體“兩個增收”的目標。
公司化經營+合作社模式,針對經營過程中的可能涉及到的稅收問題,“第一書記”張宇航以及村“兩委”及時與平度市稅務局有關部門和駐地派出機關對接,平度市稅務局田莊稅務所針對南肖家村在種植和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可能涉及的稅收問題安排專人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并將2019年國家稅務總局編寫的“減稅降費政策答復匯編”五套送給“第一書記”以及村“兩委”,以便他們及時掌握稅收政策,同時將“第一書記”以及村“兩委”有關人員拉入田莊鎮“減稅降費微信交流群”,動態為“精準扶貧”助力。
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村民對高收益的經濟作物普遍存在抵觸情緒。“第一書記”張宇航和村兩委從村種植能手和有威望的老人入手,逐個耐心解釋,消除村民的顧慮。村委一班人當年帶頭出讓流轉土地40畝,試種“宛艾5號”獲成功,全年收割3茬,每畝純收入1920元,較傳統作物增收800—1000元。種植能手孫海明高興的說:“這下好了,村里致富有門路了”。此舉打消了本村村民顧慮,還對周邊多個村莊甚至鄉鎮起到示范作用。
2019年,全村艾草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同時,注冊“艾香田莊”公眾號,成立艾草專業合作社,投資方成立了山東魯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租賃鄰村扶貧廠房開辦了加工廠,在村里建設小型的艾草文化、體驗館,結合艾草文化宣傳、艾草產品體驗,逐步開發艾草餐飲食品。目前,與南陽市臥龍漢草艾絨廠聯合生產的15種產品已投放市場;與山東某飼料廠簽訂供銷合同,可年產艾粉飼料3600噸;圍繞艾草產業,村集體出租廠房每年可獲租金50400元,設備出租每年可獲租金30100元,共計80500元,大大提高了村莊的整體競爭力。2019年全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達80萬元。艾草種植,已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神奇“仙草”。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在國家“減稅降費”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在鎮黨委和政府的關注支持下,在“第一書記”的傾心幫扶下,在黨支部的直接帶領下,在村民的艱辛探索和持續奮斗下,南肖家逐步完善形成艾草加工、銷售、餐飲、文化旅游及健康養老等一體化全鏈條的產業發展路子,建設成為青島市艾草特色新村。
通訊員 孫金敏 記者 徐圓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