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2月29日消息 在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疫情防控一線,活躍著一群默默無聞的鄉村醫生,作為最基層的醫療工作者,他們是基層戰疫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廣大社區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守護者,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疫”中,他們用堅守和奉獻譜寫了城陽疫情防控的“五線”譜。
鄉村醫生發放宣傳資料
當好居民健康的“守護線” 在李辛社區,衛生室的鄉村醫生正根據診療方案的中藥方,義務配置中藥,免費發放到村民手中,提高了村民抵抗病毒的免疫力,有效預防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保障了群眾的身體健康。
疫情發生以來,在社區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鄉村醫生忙碌的身影,這些守護者,正在用他們的所學所長,為居民們的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社區衛生室是村民“求醫問藥”的第一站,鄉村醫生是最貼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轄區鄉村醫生除了給居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還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體察居民生理心理疾患。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居民們遇到些小病小痛不用硬扛著,小病不出村就能治療。
拉好疫情防控的“警戒線” 疫情防控無小事,廣大鄉村醫生除了開展基本診療以外,還承擔著傳染病監測預警工作。在疫情發展早期,通過識別、上報,快速反應,起到科學規范處置傳染病疫情的作用。傅家埠、東葛等社區衛生室的鄉村醫生作為傳染病防控的“偵察兵”,在本次疫情中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信息、密切接觸者登記信息、基層聚集性疫情調查處置等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為轄區疫情的監測和分析提供數據支撐,有效避免聚集性疫情的發生。
鄉村醫生參與社區防控工作
建好社區排查的“封鎖線” “在疫情爆發后,惜福鎮街道各社區衛生室反應迅速,在衛生室入口設置了28處預檢分診點,對所有就診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和排查,已開展預檢分診4200余人次,篩檢出發熱患者156人?!毕Цf偨值拦ぷ魅藛T介紹。
鄉村醫生作為社區防控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對轄區范圍內重點地區返鄉人員挨家挨戶進行摸排,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共排查出湖北或途經湖北返鄉人員22人,其他外地返鄉人員2914人,對服務范圍內的外來返鄉人員測量體溫、登記造冊、上報備案,切實做到外防輸入。
構筑隔離隨訪的“主戰線” 疫情以來,廣大鄉村醫生根據摸排情況,堅持每日到居家觀察者家中,為他們進行醫療監測。為了做到早發現,早預防,他們每天都要與這些人“密切接觸”兩次,進行體溫測量并做好登記。目前,街道鄉村醫生已開展體溫監測3.2萬余人次,現解除隔離觀察2352人,仍有562人在接受鄉村醫生的健康監測。
當好疫情防控知識的“傳輸線” 為提高居民“人人防控”的意識,鄉村醫生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方式,轉發各類防控信息和醫學知識770余條。同時,深入開展防控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小區、進卡口、進檢測點“六進”活動,對社區、企業進行宣傳和指導,張貼防疫知識200余張,發放防護手冊、復工指南等宣傳資料2100余份。通過多種宣傳方式,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立體化宣傳格局,引導廣大群眾少出門、不扎堆、不傳謠、科學防控。
正是有這些鄉村醫生們無畏的逆行身影,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壘,他們用默默的奉獻和堅守來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他們中有60多歲的老黨員,也有20多歲的年輕人,更有從事鄉村醫生50余年的老前輩,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用無私的奉獻譜寫了疫情防控的“五線”譜。
通訊員 王洪波 半島網記者 徐圓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