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子真的很多,但因為區域、價格、配套、交通等多種客觀條件限制,好房子有時并不都適合您,各人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
首次置業,要把握的基本原則并不復雜,就是“便捷、適用、投資價值”三原則,只要把握了上述基本原則,首次置業時方向性的錯誤肯定犯不了。
●適用核心:
別坐在火爐上烤
“便捷原則”是首次置業者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因素?,F代生活,有車無車是一道坎,有車一族的生存空間,比無車者至少大3倍以上,在購房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首次置業者大多為無車族,當拿出多年的積累買房時,首先想的并非是“首次或二次置業”的關系,而是在價格條件下“追求完美”,從區域、地段、價格、戶型、配套、物管、交通等等一系列的比較論證,“挑花了眼”是很自然的事!因此,當你明白首次置業的“歷史地位”處于“居住為工作服務”的階段時,“交通便捷”、“生活便捷”就成為首要的考慮因素。
在國外,有一條城市發展的“四十五分鐘定律”可以參考,就是“居住地點到工作地點的交通時間為四十五分鐘”,也即步行加坐車的時間控制在四十五分鐘內,步行時間長一點時,坐車的時間必須短一點,反之亦然。當居住地到工作單位超過四十五分鐘行程時,既影響生活效率,時間一長,生理、心理也難以承受。城市的居住擴展中,這一條規律在暗中起很重要的調控作用。
●便捷定律:
四十五分鐘
首次置業者首先考慮的是價格因素,購買對象也大多是一室一廳或兩 室的“經濟型用房”(不包括在異地有房者)。所謂“經濟型”,就是選擇在能支付的價格之下,盡可能爭取大一點的面積,或者在同等的面積與配套條件時,盡可能向價低者傾斜?!斑m用性”并非完全表現在“價格與面積空間”上,除盡可能完善的生活配套外,在價格杠桿的指揮下,選擇的區域應盡可能接近工作地點,以實現“為工作服務上的實用性”?!?br>
關于“適用原則”還有一個精神因素要考慮,當預算中的首期或月供稍顯緊張時,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否則一旦事情不順,您會長期坐在火爐上烤。房子雖好,也得和錢包商量,退一步海闊天空,暢想一下“幾年后再買一套舒適型或享受型的”,阿 Q一點會讓您工作、生活從容得多。
●投資原則:
把握升值潛力
首次置業必須重點考慮所購房子的投資價值。所謂“投資原則”,包含兩重意思,其一是租金收益,其二是升值潛力。“升值潛力”建議您不必浪費心機去做過多論證,因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全國的樓市形勢還是不錯的,青島尤其如此,完全是賣方市場。聰明的做法是先“保住租金”。一般而言,首次置業四五年后就可以考慮二次置業(除非您的賺錢能力是不升反降),因此,租金收益能否充抵月供,就成為首次置業的一條底線。否則,當您住進第二套房后,還得拿出私房錢來補貼第一套房的月供,無論如何是爽不起來的。
張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