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青島 晾曬粉條成為獨特風景線
冬日青島的鄉村迎來了一年中繁忙的季節——粉條晾曬季。在青島市即墨區金口鎮池戈莊村,村民們穿梭在粉條晾曬場中,撥弄著剛曬上去的粉條,使其充分暴露在空氣和陽光中。一排排晾曬待干的粉條晶瑩剔透,十分壯觀。池戈莊加工粉條的歷史已有400多年,村莊年產紅薯粉條達30萬斤。
青島的粉條制作技藝源遠流長,從明末清初起,大任村就有手工制作粉條的老手藝,如今已經傳承了400多年。這種古法手工制粉工藝,在當地已經傳承了數代人。每到冬季,只要天氣晴朗,農戶們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起來。身強力壯的男人們負責制粉,婦女們則負責晾曬。粉條的制作需要經過和面、掌瓢、漏條、沸煮、上桿、定型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操作,以確保粉條的品質。
在青島的鄉村,冬日的粉條晾曬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村民們在田野里支起一口大鍋,忙著制作粉條。做好后的粉條掛起來晾曬,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鄉村風景線。在膠州市洋河鎮大相家村,村民們用農用三輪車載滿粉條,在村內的小路上來回穿梭,將村里陽光能夠照射的地方幾乎全部填滿,整個村南全部被粉條蓋住,形成藍天白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粉條不僅是一種傳統食品,也是青島鄉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盡管手工制粉需要36道工序,勞動強度大,村里年輕人寧愿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做粉條,多數村莊只有中老年人從事這一行。村民們真正擔心的是這門手藝還能往后傳多久。為了保護和傳承這門老手藝,當地政府準備將這門老手藝的30多道制作古法,申請為即墨市非遺進行保護。
青島的粉條晾曬不僅是冬日里的一道亮麗風景,更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隨著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青島的粉條制作技藝將繼續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 亞洲皮劃艇盛會首次登陸青島
- 青島故事|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鄉村行:風險提示送上門 金融知識護安全
-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參加“2025青島金融教育宣傳周” 啟動儀式
- 合眾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 創新服務 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再獲認可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青島故事丨青島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全省領先!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